2007年初,到沪上名人虞洽卿在家乡浙江慈溪龙山镇考察,收获菲浅。据说,红极一时的电视剧《上海滩》中许文强的原型,就是虞洽卿。因而,不少人对虞氏一生传奇经历耳熟能详。我们到了他的家乡才知道,先生不仅昔日在上海滩叱咤风云,而且,还是将慈溪菜肴带到大上海的领头人之一,功不可没。
龙山镇地处杭州湾海口,绵延十余里的滨海区域大多是海涂。因此,当地人的餐桌一向以海涂贝壳鱼虾为主,那里的餐馆也以烹制海鲜见长。
虞先生虽然15岁就离家到上海“学生意”,但是他一生对家乡的海鲜贝类菜肴,仍情有独钟。当年,常在上海大宴宾客,亦是以海鲜贝壳时鲜菜肴为主。
我们在龙山进餐,特别吃了一道当地有名的家常菜,蛤蜊豆腐汤。龙山盛产蛤蜊,品质优于别处,因气候、地形关系,龙山蛤蜊生长期短,繁殖易,并且满壳饱肉、质地鲜嫩。因为是海涂养殖,管理较为简单。龙山人早已不满足于野生捕捞,开展了大规模的海涂养殖。
主人说:“蛤蜊生长在浅海泥沙之中,做此菜很有讲究,下锅前须先在淡水中‘饿养’一二个钟头,并在水中放些盐,待泥沙除尽,才能烹煮,其肉呈白色,因汤味甚鲜,故汤中不必再放味精。”他又说,过去蛤蜊在龙山镇是最普通的海产,大都不上宴席。现在外地需求量过大,常常供不应求,加上味特鲜,已经成了宴会上少不了的佳肴。
蚶子属于泥螺的一种,当地七百年前就开始人工养殖。据《四明续志》载:“泥蚶亦采劝种之海涂,谓之蚶田”。龙山蚶子以肉肥满,血色鲜艳,毫无泥味而著称,唐代就已经列为贡品。我们尝了一下,果然名不虚传。一般来说,当地人做蛤蜊汤是连壳煮的。我仔细观察了这些贝壳,壳呈三角形,也有呈椭形的,壳面光滑。在龙山街头,我们看到过不少贝制作的手工艺品,外观极其漂亮。
实餐桌上的另一道菜是龙山蚶子,其实,蚶子属泥蚶的一种,体小壳薄,贝壳略呈扇形,状若瓦楞。据介绍,龙山产蚶子种类多,肉质肥厚,产量大,是别处难于比拟的,主要生长于附近海底泥沙之中,也有产在岩礁夹缝中。当地餐馆制作此菜的方法,一般是洗白拆肉,略加酱油,带壳装盘,作为宴席的冷盘菜,向有宴席上品之称,一直被列为珍稀佳肴。此菜不仅味好,而且,极富营养价值,有补血健胃功效,听说还能养颜美容。
听说,唐明皇宠幸杨贵妃,贵妃喜蚶子,食后,千娇百态,秀色可餐。皇上为博美人一笑,特差大将千里迢迢,快马加鞭,进贡京城长安,时有“一两蚶子值千金”之说。
明代《蚶》中有:“茸茸瓦垄子,纷产东海边”的记载,因而,龙山蚶子又被称“蚶中上品”,自古就是珍稀海品。
龙山的另一款名菜,也就是黄泥螺了,人称“涂贻”,大都生长于附近浅海滩涂之上。据接待人员说,吃此螺是要赶时节的,当地有“桂花螺”、“桃花螺”之分。中秋节后产的泥螺称之“桂花螺”;三月后的称“桃花螺”。一般说来,桃花螺粒大脂丰,比之桂花螺的味道还有鲜美。龙山产泥螺与其他地方出产的不同,具有个头大,肉体黄,脂肉厚之称,味道自然在优于别处。听说,沪上老食客,每到春暖花开之时,便要成群结队前来“品螺”。慈溪有长达六十多公里的海岸线,大片低潮海滩,大都是泥螺的天然生长环境。甬沪老食客一到龙山便要指名道姓,吃龙山泥螺,餐馆也常常以龙山泥螺作为招牌,招揽食客。
清末,国难当头,八国联军入侵京城,皇上、太后蒙难迁都西京。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时值慈溪人内阁中书郎陈邦瑞,因病在故里疗养,未及赶上护驾西迁。后来,陈中书携龙山泥螺及三北藕粉,进京谢罪。慈禧太后非但未有责怪之意,反而有封赏,官晋三级。
龙山的另一名产,就是醉泥螺,泥螺壳薄,椭形,螺内有一颗黄色的油膏,经酒中腌制,清香无比,风味别具。听说,当年虞先生在沪时,如果回乡省亲,必要买上几瓶,带回上海分赠亲友。送时,口中念念有词:“鄙乡特产,务请品尝”。
龙山镇地处杭州湾的口上,东接宁波市区,北濒大海。物产丰富,风光秀丽,名列全球第一的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可想而知,龙山镇将以美丽的山川滨海景色,丰富的物产海鲜,甬式美食佳肴,加上厚泽的人文历史,迎接四方宾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