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重庆市下半年公务员考试在近40个考点顺利举行。本次应参考人数为42776人,实际参考人数为36109人,缺考率为15.6%,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4%,比2013年同期下降了4.6%——这是重庆市近3年来6次市级公务员招录考试中,缺考率最低的一次。 公务员考试从不缺少舆论关注,报考动机、竞争比例、招录条件等等,都是话题之一。然而就在不少人对“铁饭碗”趋之若鹜的同时,也总会有一些人在报名缴费后“紧急刹车”缺席考试,个别地方缺考率甚至接近三成,令人大跌眼镜。因此,每当公务员考试之后,缺考率自然也就成了又一关注重点。 要解读缺考率,就必须从公务员考试报名的动机说起。在笔者看来,不外乎三类。一则,真心愿意为人民服务,愿意在公务员行业上干出一番成绩出来,于是走上了公考之路,此类报考且称之为理想主义者。二则,对每年数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公务员只是众多工作候选之一,而公考意味着求职成本低、相对公平,因此何不一试?此类称为投机主义者。三则,公务员的某些属性,比如“铁饭碗”,吸引着一批又一批青年才俊报名考试,此类暂且称之为现实主义者。 在这三类群体中,投机主义者不确定因素最大,因为一旦出现更好的选择,姑且不说报名,哪怕通过了笔试、面试,都有可能随时放弃进入公务员队伍。这应算是最大的缺考贡献群体。其次是现实主义者。公务员行业的稳定性甚至传闻的某些灰色收入,才是他们最大的追求,而如果公务员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灰色收入空间不再,甚至“铁饭碗”也可能摔破的时候,他们也就失去了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而理想主义者则不同,不管行业待遇如何,只要作出了选择,就不会轻易放弃,也就不会为缺考率做贡献。 因此,缺考率的降低,折射的是投机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的心理变化。对投机主义者来说,公务员行业已不是普普通通的候选工作之一;对现实主义者来说,公务员行业已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这个数据的降低,恰好证明了大众择业的理性,凸显了理想主义者的存在价值。而也只有报名公务员考试的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群体时,才会体现出公务员体制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