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廉洁楷模的殒落“讴歌”了多少悲情与纠结

时间:2015-09-11 10:01来源: 作者:季伟 点击:
事实上,人们往往有一种不成文的习惯,当一句错话被说一遍、两遍时,人们不会太在意,觉得其是错的,然而当被说上百遍甚至千遍时,一些人就会“傻傻地”分不清楚了,就成了“假做真时真亦假”。行贿、受贿、收“红包”等也是大同小异,当人们都乐此不疲地送着

2001年7月,34岁的袁菱从西南石油学院选调到四川省西充县任副县长。那个时候,她满怀憧憬,立志要干一番事业,对腐败分子充满鄙视。她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会因为腐败,站上法庭的被告席。

曾经的满怀憧憬和踌躇满志,曾经一度“出淤泥而不染”的县委书记袁某,最终没有抵制住众人的“围猎”,在他人的歌舞升平中,她却“独怆然而涕下”……纵观整个案件,如果只是将袁某的落马归结于其不够“骁勇善战”、没有杀出“重围”,那肯定是过于片面的,可以说,用“死”得很悲壮来形容她更为恰当些。

袁某从2001年离开清纯、轻松的大学校园迈入政坛起,就开始“饱尝”官场的雾霾。“红包”从学校时的没有到官场的有,而且越来越多,蜂拥而至,这着实让一个本来很单纯、简单的“新人”应接不暇、顾此失彼。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政治生态,相信不需要笔者去赘述。

从袁某最初对于收“红包”的态度来看,不可谓立场不坚定,她还为自己定下“同流不合污”“退钱不过夜”等“死规矩”,她开始的确也是说到做到的。然而从无数次的实践效果来看,可谓很糟糕,这时,她才明白“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真正含义:不收送来的“红包”,一方面影响了她和送钱者的“感情”,别人会将其视为另类,有意疏远之,自己却仿佛成了传说中的“孔乙己”;另一方面,不收下别人的“好意”,各项工作开展不顺,到处遇阻,仿佛自己做错了事情一样。于是在诸多无奈的情况下,她只有“随波逐流”了。

事实上,人们往往有一种不成文的习惯,当一句错话被说一遍、两遍时,人们不会太在意,觉得其是错的,然而当被说上百遍甚至千遍时,一些人就会“傻傻地”分不清楚了,就成了“假做真时真亦假”。行贿、受贿、收“红包”等也是大同小异,当人们都乐此不疲地送着、收着时,明知道是错的,都误以为是对的,如果不收、不送反而觉得是自己“不识时务”。

由此可见,曾经一度被视为廉洁楷模的袁某,自身思想的堕落固然是一个方面,但这种充斥着诸多雾霾的官场生态,更是令人值得警醒的。倘若在其初涉政坛时,没有遇到这么多人前来“围猎”,相信她也不会有机会品尝到一些“甜头”。显然,从这个角度来看,袁某的落马更“讴歌”出了诸多官场的悲情和纠结。

对于袁某来说,当时的“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看来不是什么好事,然而从现在老板们弃她如敝屣来看,倒仿佛是“众人皆醒,唯她独醉”。看来,如何构建好自己的“防火墙”是多么地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清除官场雾霾对于官员,尤其是对于本来较为清廉的官员来说,更是一种必须。一个好的制度可以将坏人变好,而一个坏的制度可以将好人变坏,袁某的落马与这个显然脱不了干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叩击心灵的经典哲理美文:智慧故事

作者:邓秀珍

启发人的智慧故事,饱含思想,启迪心智;最激 励人的哲理故事,成就卓然,受益终生。…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