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伦敦大罗素广场,大英博物馆。 这座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内,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图书珍品,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在大英博物馆中国厅的中央墙上,有一面残破的彩像“敦煌壁画”,其割痕虽犹可见,却难掩其久远的鲜丽及三位“浓丽丰肥”菩萨的雍容华贵。其壁画线条流畅,色彩绚丽,画风细腻;人物形象端庄,面貌丰润,神态各异;体态丰满文雅,肤色自然,人物照型全部是盛唐风格。所以,有让人一眼觉得是“敦煌壁画”的错觉。其实,这幅壁画与敦煌根本没有一点“血缘”关系。它来自河北省行唐县的清凉寺,由五台山一寺院的和尚所作。 清凉寺一度曾是行唐当地最大的寺庙,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历史变迁,该寺早已在兵燹战火中消逝殆尽、踪迹难觅。几年前,一位曾经在行唐工作过的市委主要领导出访英国。在大英博物馆中国厅,这幅注明来自行唐清凉寺的“敦煌壁画”,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后来,他拍回了部分照片,责成行唐县文化部门详细调查该寺情况。此事很快传遍了行唐的大街小巷。以前,大部分人只知道洋人起走了清凉寺的三菩萨壁画,却很少有人知道是英国人。这回知道了壁画就在英国,人们的激动心情犹如心爱之物失而复得般,溢于言表,有着说不出、道不明的高兴和喜悦。 人们纷纷传阅着照片,走上街头,奔走相告。看着照片上的三菩萨壁画,他们激情澎湃,百感交集。年过半百的老人们纷纷集会谈论;髦耋老人则诉说着洋人起走壁画的经过,回忆着壁画的艺术风采,讲述着清凉寺的修建及各种民间传说……一座已经在人们视野中消逝的寺院,一幅至今保存在异国他乡的壁画——清凉寺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和故事? 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曲曲折折,清凉寺一路走来。 蓦然回首,历史仿佛就在昨天…… 一 行唐古称“龙”,是全国闻名的大枣之乡。它西倚巍巍太行,东至浩瀚平原,山区、丘陵、平原三分地势,郜、沙、磁、曲,四河贯境,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一代代的枣乡人,创造了独具行唐特色的历史文化,华夏五千年文明在行唐这块沃土上得到了充分展示。 行唐县上碑镇磁沟村南风景秀丽的清凉河畔,曾经有一座占地10余亩、所辖土地160亩的清凉寺。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行唐县新志》载:“清凉寺在滋沟村,金大定间建。”相传,清凉寺是五台山下第一大寺。五台山最早是道家的地盘,《道经》里称其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庙,因山中气候寒冷,山顶终年有冰,盛夏天气凉爽,故佛经又称“清凉山”。由此可知,清凉寺的寓意应为五台山寺。 提及清凉寺,全国各地目前尚有多处,其中较为出名的有山西的五台和芮城、河北涿鹿、安徽颍上、西安长安、南京市等。行唐县的清凉寺地处太行山东麓与平原交界处,五台山以南300里。它北靠五台山,南眺正定府,在佛教上有极其特殊的地理意义。据说清凉寺坐落在一条龙脉上,有“降龙伏虎”、“保天下太平”的寓意。倘若晴天顺着寺庙向北望去,还真有一个龙体的轮廓呢!清凉寺还处在南北交通要道的“皇道”旁,是南方僧人到五台山的必经之地,故有“五台山南大门”之称。 早在隋、唐、五代时期,行唐县有着一条极具文化意义的道路,即五台山进香道。唐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日本僧人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及现存敦煌莫高窟第61窟的《五台山图》(图中“永昌之县”,即今河北省行唐县),都记载了恒(镇)州与五台山之间的这条进香道,即从今正定出发,经行唐、阜平、龙泉关、长城岭至五台山。这条道路,不仅有着宗教巡礼的文化意义,还有使臣往返的政治意义和旅客通行、货物往来的经济功能。每年都有河南、安徽、湖北等省份的上千僧侣,前往五台山佛教圣地云游朝拜、讲经听禅。由于路途遥远,僧侣们长途跋涉,一路劳顿,到达行唐清凉寺后,歇脚休息,养精蓄锐,顺便了解五台山的风情地貌、寺规戒律,然后再到五台山朝拜,所以该寺亦称“歇脚寺”。 相传,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一至七月初一,五台山都要举行为期一个多月的盛大庙会。清凉寺同时也受到这个传统庙会的福泽。南方过庙会的僧侣们一批批路经此地,受到该寺僧侣的热情接待。僧侣们于此寺庙内诵经念佛,欢度着自己的节日。期间,由于僧侣、商贾、游客等都云集于此,当地百姓也过起了这个庙会节日。做买卖交易的、耍把式卖艺的、说书唱戏的、吹糖人捏面人的、卖狗皮膏药大力丸的……百货云集,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其交易大到牲口布匹、小到针头线脑,多是寻常百姓所需的日用器皿、锅碗瓢盆、中小农具、种籽秧苗等,形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物资交流会。寺庙内,拜佛诵经的、降香烧纸的、求子求财的、许愿还愿的、消灾保安的……一时间香火鼎盛,热闹非凡。当地百姓和众多僧侣交织在一起赶庙会,别具风格,不仅善男信女趋之若鹜、乐此不疲,而且许多凡夫俗子亦愿意随喜添趣。刘磁沟村还成立了武术队为庙会助兴,舞龙灯、练武术、踩高跷、划旱船、耍狮子、变戏法……各种民间艺术和杂耍异彩纷呈,大大增加了庙会活动自身的吸引力和热闹程度,也使得庙会中的商贸气氛随着群众性、娱乐性的加强而相应增加。至今,刘磁沟村留下了 史料载,清凉寺住持是五台山派遣的高僧,直属五台山管理,是五台山寺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作用和价值引起了历代王朝的重视,每个朝代都曾修缮,甚至重建过,才使这座千年古刹得以繁荣昌盛,经久不衰。清凉寺内有石碑30余块,碑文记载了该寺历次修建、重建及重修,其中一次重大重修是明永乐年间已亥季春。 清凉寺修建重建拨款事宜,在当地曾留下了“十八瓮银子”的传言。据说,修建清凉寺时,皇帝拨下18瓮银子,有大臣启奏:“该寺用不了那么多钱”。皇帝回答:“此寺对我朝社稷和百姓关系重大,应该流传百代,剩下的银两留给后人修缮,确保繁荣永存。”结果,修建寺庙仅用了9瓮银子,剩下的银子连同一坑石灰埋在寺内。后来重修时用了剩下的9瓮银子,但皇帝又拨了9瓮银子埋在寺里,几次重修都如此效法。 直到清凉寺被毁后,当地人还以为寺里埋有9瓮银子,在寺院遗址下挖土寻找,到现在已挖下有 二 清凉寺建有三个大门,这是它区别于一般寺院只有一个门的特点,显示出高一级的寺庙形象,俗称“三门大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