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浙江省的交通网四通八达,“四小时高速环浙圈”的实现,使得旅客只要四个小时之内就可抵达全省任何一个主要城市,出行之便捷,前所未有。可是,过去就不同了,特别是上世纪初以前,公路铁路尚未建成,出行极为不便。浙西南地区,千山万壑,溪谷如网,出一次门,历尽千辛万苦。所行之路,大抵是依靠旱路的“驿道”,水路的航运,还有,就是羊肠小道,攀山越岭,行路极为艰险。。
“婺括古道”
旧时,全省的主要“官道”有“杭徽驿道”,从杭州到徽州;“婺括驿道”,自金华至括州(现丽水);“宁杭驿道”,自南京到杭州等。说到最艰辛的旅途,莫过于“苍括官道”一段了。这条古道是处州(丽水)、温州向外联系的必经之路,俗称“通京大道”。
据载:“婺州至括州,驿程二百六十里。官道宽足有五尺,两人相向而行,不需侧身相让。路面皆由青板条石铺垫,岩表光如铜镜。民国23年(1934),金丽温(金华、丽水、温州)公路建成后,古道鲜为人行”。也就是说,自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后,金温公路(金华至温州)开通后,这条千百年来一直享有盛名的“通京官道”,渐渐荒废,淡出人们的视线。
“古道作物”
最近,我们有幸地去考察了婺括古道,一路所见所闻,感触颇多。同时,遍尝了山地鲜为人知的风味食品,也感受到了当地鲜为人知的传统风习,令人至今回味无穷,感慨万分。
旧时,武义分为二个县,即武义和宣平。上世纪五十年代宣平县并入武义,成为现在的柳城镇。历史上,宣平是一个县治,属苍括(现丽水)管辖。
婺括驿道的武义段,山峦逶迤,云雾缥缈,山民多种植番薯、玉米;丘陵谷地的居民以种水稻、麦子、大豆为主。虽然他们刻苦耐劳,艰苦创业,终因群山阻隔,交通闭塞,经济发展相对缓慢,饮食也显示了简朴的特色。但是,他们“简朴”的特征,却正好迎合了当今都市的潮流,即主张饮食“清淡”、“少油腻、少荤腥”的健康食尚。
山区“食风”
我们做旅游资源开发的人,有机会深入到层层叠叠的崇山峻岭之中,和山民一起生活。大山中耕地有限,村民的主要食物以番薯、玉米为主,大米、小麦等为辅。因为山路崎岖,米面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能享用,少量的大米制成粉干;麦粉做成土束面,或者作为点心,招待客人时才用。当地居民“靠山吃山”,山岭上种植蔬菜瓜果为多,主要有竹笋、芋艿、芥菜、白菜、青菜、黄瓜、南瓜、茄子、嫩姜、萝卜、蕨菜等;城市里认为高档山珍的香菇、金针、木耳等,当地视作平常之物。
“热锅、腌菜”
古驿道大抵处在深山之中,那里山岭高寒,乡民喜食“热锅”,此“热锅”有点类似现在的“煲锅”,但也不完全像。当地人说, 现在城里的所谓〝煲锅〞其实就是从他们的热锅逐渐演化进来的. 也就是山民在燃烧的木碳泥炉上搁一个铁锅,待水滚之后,放进喜欢吃的食物,边煮边吃。如果在秋冬季节,人们边吃饭,边取暖;又果腹,又御寒,是山民进食的通常方式。平时,乡民的菜肴,除自家菜园种的新鲜蔬菜之外,吃得最多的是腌菜。咸菜自腌自制,青菜、白菜、萝卜、芥菜、嫩姜、竹笋、蕨菜、辣椒、黄瓜等蔬菜都拿来腌。现在多数山民仍沿续了这个古老的传统,我们所到之处,几乎每家每户都备有一个或几个大腌缸。
有一个学生和我们聊天,告诉我们说,她在离家数十里地的中学就读,每一、二个星期才回家一趟,家人就给她炒一大瓶咸菜,带回学校。这一瓶咸菜,也就是她这一个星期的小菜。为了省钱,她平时不常在学校食堂里买菜,而只是买些白饭。山里出来的孩子,如果没有大人在外边打工寄钱回家,大抵就这样生活。因此,在学校时她也不觉得别扭。
我们品尝了她的“瓶菜”,里面还有条条肉丝、红辣椒丝,果然好味,而且很开胃。
“番薯羹”
我们到村子休整,乡民听说我们是来开发旅游景观的工作人员,大喜过望,拿出家里最好的食品来招待我们,令我们有一睹山乡食风之快。不过,令人印象最深的食物,莫过于一碗“番薯羹”了。此番薯羹不同于城里吃的番薯,山民逢年过节,粗菜细做,极有特色。
我们吃后,个个夸奖不已,其特色一是色泽好,黄里透红;二是味道好,甜咸相宜;三是老幼皆宜,入口即化,令人不由拍案叫绝。我特别请教了农妇制作的方法,原来此菜制作方法也别出心裁,可以说是“精制细作”了。他们将番薯除去首尾两端的根茎,洗净;置笼内蒸熟;再去番薯皮,磨擦成细汁;加入蕨粉或山粉、糖霜等;和水拌匀;最后用猪肉末炒之,即成了一碗可口的番薯羹了。
番薯是山区最普通的食物,方志上有这样的记载:“番薯,俗名地瓜,味甜,初冬经霜,味益甜,农家以之果腹,有以之为糊羹者为上”。此番薯羹可称得上“香甜糯软”,不知是农人为我们的到来特地精制的呢,还是当地农家逢年过节必吃的一碗上品点心。
乡民告诉我们,家里如有“新女婿上门,或者姑娘相亲”,桌上必有这一碗食品,此羹也是我们在“婺括古道”,一路所吃到的最具风味特色的点心之一。
旧时的“婚俗宴”
过去,“古道”过于荒僻贫困,父母大抵不愿将自己的女儿嫁到深山老岭里来;山区姑娘也以能嫁到山外平川地区为荣。因而,千百年来,山地汉子成亲是一件极困难的事。
听老人家说,清代至民国,中等人家娶亲相当讲究,需要“做借打会行大礼”,除了要给岳丈家送礼包聘金外,还要宴请亲友,历时一般须三至五天,礼数极为繁复。最普通的婚宴,也有多种名目,什么“管事酒、送轿酒、喜酒、拜堂酒、会亲酒”,最后还有一桌“谢厨酒”。
穷人家择日成亲,最少也得办一、二桌。山里人能娶到女人,是一件极为了不起的事。因而,男人对于媳妇特别珍惜,不敢怠慢。
“谢罪酒”
旧时,山区穷苦人家无财力“行大礼”,或女家蓄意拖延为难,遂有“抢亲”之举。
一般男家先与女孩或亲友串通,由男家领十余壮汉,伺机潜入岳家村庄,出其不意闯入女家。新郎先行拉扯,女孩故作“不肯”。此时,众汉一拥而上,将姑娘背走。
村人路遇“抢亲”之举,概不阻拦,行至村前放爆竹三声。按旧俗,男家只要将姑娘背出村头“水口”,女家兄弟就不能再行追阻了,否则,“坏”了村庄风水。
村外,已有青轿恭候。由男家年长女眷劝慰,陪侍新人返回。
翌日,告知亲友;次日上午拜堂成亲。喜事毕,入房,行“木已成舟”礼。
尔后,女婿携家人亲友村人,抬肥猪、衣物等礼品去岳家赔罪;一般女婿见亲家,要行“九叩大礼”,双膝跪下,面朝地,双手举过头,递送“谢罪金”。此时,接岳家上门会亲。会亲时,堂前需摆不得少于三桌的“谢罪酒”,以酬谢岳家亲友、帮工等。
进餐前,女婿及男家长辈须当众连饮六碗“谢罪酒”,权当负罪请安。
然后,向众人抱拳谢罪,继而才能入席,开怀痛饮。
“登第酒”
乡间请客吃饭,最为隆重的宴请,莫过于“登第酒”了。
明清时期,平民如能“中举、登第”是一件极为荣耀的事。
族人登第,礼迎报喜之人。中榜子弟荣归,挂红彩球,骑高头大马,全村出迎欢腾,门前张灯结彩。此时,村人亲友都要登门送礼道喜。家人摆的“登第酒”就不同于一般了,由族中长老出面,择日在村中祠堂挂金匾,祠前立竿竖旗,款待亲友族人,以示“光宗耀祖”。
入席后,宾客坐定,由家人送上“三元汤”,此“三元”一般为肉圆、鱼圆、虾圆三者。寓意“连中三元”、“三元登第”。也有人说,古人认为,人生极乐,莫过于“三元”,即,“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骨肉团圆”三者了,故而,才有吃“三圆汤”之举。
此次到“婺括古道”考察旅游开发,耳闻目睹,感触颇多。
近年来,随着公路不断延伸,一些较为贫困的山区渐渐展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下。可想而知,沿海工商业的扩展,那些“偏僻”的山区,今后再也不会“偏远”了。相信不久的将来,当地的作物将呈现在人们面前,并随之提高附加值,为山民的脱贫致富做出贡献;山区旅游业的开发、外出打工者的回归,会带来新的理念,也将更有效地开发山地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