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是北纬30°附近的地方。这是美丽黄山脚下的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黄山市,传统的中华文明与时尚的当代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大自然的伟力,是一个朴素迷离的梦幻。且不说北半球的那几条大河: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埃及的尼罗河、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还有我国的长江都在北纬30°处入海;世界屋脊青海高原的珠穆朗玛峰与地球的深渊西太平洋的雅娜河沟,也在北纬30°附近。 北纬30°附近,山川怪异、奇观绝景、不胜枚举:杭州的钱塘江的潮涌,四川峨眉山、江西庐山的奇异幽深,还有我们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然而北纬30°也是飞机时常出事的地方,而且还有很多很多的自然之谜:埃及的金字塔之谜(谁建造的?)、狮身人面像之谜(又是谁雕刻的?)、还有四川自贡的恐龙灭绝之谜(那又是谁在作怪?)。 如此怪异,如此奇绝的地方:一定是地杰人灵、物宝天华之地。且不说徽州作为中国三大地域文化(徽学)的承载地,就凭这里地面上的人类作为,足让来访者拍手称奇——粉墙黛瓦的徽州民居,无不诉说着人类与自然对话后的新奇绝美。当年,笔者陪周干峙来徽州视察呈坎时,国家建设部周部长这位老专家曾留下:“明清民居,技艺高超,博大精深,世之瑰宝”的赞誉。浅浅的白墙,绝非一律的雪白,而是因岁月的浸润而呈现出斑斑驳驳的印记;高高的“马头”(墙角),寄托着这里居住的人们“出人头地”的想象。光宗耀祖是这里人们的理想。于是徽州有了大量的祠堂、牌坊,学堂和文会馆……既便是村姑寡妇也会积德行善,筑路亭、架石桥……“善行天下”。 徽州地处吴头楚尾之地,古称“新安”。南宋时大理学家朱熹曾发出“大好新安”的赞语!当年南宋小朝廷迁都江南临安以后,“新安府”易名为“徽州府”。从此蛮夷之地有了“徽州”之名。徽州,好山好水之地,从此也有了统治阶级严密肃整的管理。你看一个“徽”字,左边人成双,右边文相附,而中间大山压顶,小心翼翼的人们,还要横加一片天。大山为政,压在这里人们的身上。也因此,这里从此有了皇家主流文化的思想洗礼,况且我们称之为“先进文化”吧。政治方向乃是社会主流。虽说这里在更早的历史朝年代,自东晋以来,官宦仕族,因为避战乱、避黄祸(黄河水患)、避倾轧(官场挤兑)携儿挈女来到皖南。从此,徽州有了“汪村”、“吴家塘”、“李湾”、“罗田”、“程坞”……也因为此氏族独立的迁移,驱赶着蛮夷土族向更南方迁徙,并建立起既有皇家文化熏陶(学而优则仕),又有江南彪悍民风余韵(习武狩猎)的文化考量。“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读书致仕是这里人们不懈的追求……即使是那些不商、不农、不官者,也是了得的能工巧匠,他们师徒传承,营造出那么多令世人艳羡的明清徽派的古建筑,甚至连砖、木、竹、石刻上文化的标识,日常用具也标明“福、禄、寿、喜”的寓意……再说那些“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的徽州少年,走南闯北行商在外,从不敢做“茴香豆”(半途而废的回乡人),而是象胡适先生比喻的“徽骆驼”那样,艰难地在外边行商边读书、边开眼界长本事,从而有了徽商“贾而好儒”的禀赋,从而更有了明清徽商鼎盛三百年的千古佳话,当年徽州人曾自豪地说:“苏州扬州也是我们的领地。”…… 走进徽州,就像走进了一个万花筒般的世界。在这北纬30°地方,这里是“七山两水半亩田,还有一半是庄园”。庄园里的人们也曾自诩:“生在扬州,长在杭州,死在徽州”,说的是这里宜居宜养生的好地方。人类果真奇怪,满足了城里的”欲望”后,便想到了徽州田园风光的惬意。有道是“城里好,乡下好”,其实感觉得好便好。一如人们谈对象,合适的才是最美丽的。当下徽州已经有不少的城里人,在此居家养老、颐养天年!(北京有、上海有、广州有,深圳也有。) 话又说回来,当你站在棠樾牌坊群下,田野里的地平线上,标明这组忠、孝、节、义纪念牌坊下的岁月性质(程朱理学)、结构特征(徽派营造技艺)和语言风格(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的隽永文风)…… 当你站在潜口金紫祠里,粉墙黛瓦下的廊庑、享堂、甬道、殿宇,无不让人感到这是皇家气势的民间版本。难怪中书协主席苏士澍称这祠堂叫“中国民间第一祠”。这里的人果真聪明:京华“金銮殿”居然在山野里哗啦啦地扯起旌旗,名之曰“金紫祠”。越国公汪华,被徽州人誉为“太阳菩萨”。这位号称“吴王”的人,曾为苍生安逸计,率土归唐,促进了国家一统,从而有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唐朝盛世!当你靠近墙角,抬头仰望“朝天吼”、“啸天犬”(建筑装饰物)往墙头安放时,似乎感到整个家族里的兄弟姐妹们顿时苏醒了起来,幼者欢呼,长者击掌,念叨起当年汪华“率土归唐、王者伐道”的文学表达! 徽州的墙太神奇了,绝非称之为“石灰”碳酸钙封面,它还有掺在其中的桐油哦。甚至在门沿的奠基石,也是用铜钱硬币嵌缝。昭示有钱吗?否也。这是寄托一种想象啊,墙只是砖与砖的结合,它需要一种极强极强的粘合剂,桐油正好充当了介质。团结就是力量。铜钱硬币的镶嵌,更表明一种态度:虽不能成为这座建筑的主干,也要成为完整这栋建筑的一份子。 徽州的建筑你太有主张了,每一檐每一榫,每一砖每一瓦,都表达着一种价值取向和力学观点! 当然,当你伫立在深巷老街之中,也会因为那些因为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并为了天际线的好看,那些相互交错的屋角,而暗生思忖:人类为什么都喜欢这样勾心斗角呢? 然而,当你走进呈坎,仰或西溪南,或者潜口的任何一条巷弄的拐弯处,都会有:“让人一寸得天下”的感慨。这里的人家绝不会因巷弄的逼仄而影响交通,都会主动地缩进了那么一点点墙角,却大大地方便了行人。这种做法既保证了屋基的产权完整性,却又方便了他人。这种坚守原则又适度谦让的做法,让人们很快想到徽州人的智慧和美德……还有那些或方或圆,或正或偏的门洞,更是寄托了徽州人“识天理,懂气象、承地气、宜人居”的人文理念…… 好了好了,徽派民居早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潜口民宅博物馆里那些美眉讲解员一定会告诉你很多很多……如果你若想更多地了解徽州,你可以去问问徽州文化研究院的专家学者,他们会告诉你:徽州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不仅仅是一个行政区划,也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符号。 当下,徽州已是一门日见显耀的社会科学——《徽学》。 古代文论家刘勰说“文以载道”,徽州的建筑就是一篇大写的文章。这里的人们极有信仰,所以这地方也就特别特别的发达,尤其是在那个明清社会里,留下了令人感慨的徽州民居——去北京看皇宫,到徽州赏民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