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安顺,有一些至今还保留明朝衣着服饰和风情民俗的屯堡人,被称为“600年前的汉族活化石”。 大山之中的“明代遗民” 从安顺市出发,驱车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屯堡“云峰八寨”中的本寨村和云山屯村。一路上,《安顺晚报》的王主编向我们简要介绍了屯堡人的历史。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朝军队在征服南方后,为了加强统治,命令大军就地屯田驻扎下来。他们亦兵亦民,自己耕田种菜,与从江南家乡迁徙而来的家眷生儿育女,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随后被迁来的人还有工匠、贫民和犯人等。不管是士兵还是被迁而来的这些人,都被人们统称为“屯堡人”。由于屯堡军民来自经济发达的江淮平原,其文化的优越感和对故土的怀念,使他们始终保持着祖籍地的民风民俗和生活习惯,从而形成了现在独特的“屯堡文化”。 刚一走进本寨村,就看到几个身着宽袍大袖的传统服装的妇女。由于屯堡人固执的崇神敬祖文化心理和自以为来自皇城根下的优越感,他们始终传承着祖先流传下来的着装,也就是明朝江淮地区汉人的服饰,俗称“凤阳装”。 屯堡人的“凤阳装”,可以说是民俗考古的活化石,是活着的历史。这主要表现在妇女的着装上,她们的装束通常是宽衣大袖,衣袍长及膝下,领口、袖口、前襟边缘皆镶有手绣的花纹,腰间以两端垂于膝弯部的织棉丝带系扎。长发绾成圆网状罩于脑后,上有玉簪等首饰。未婚少女梳长辫,已婚者除了把头发绾起来,还要剃额修眉。妇女装束中往往还配有耳坠、手镯、戒指、手笼,以及长圆裙和用绣、补、镂、镶、滚等手法制作的高帮单勾凤头布鞋。如今,在其他地方只有在戏台上才能看到的这种穿着打扮,而在屯堡却是日常生活的便装。屯堡人保持着来自中原大地“入黔始祖”流传下来的服饰,在中华大地甚至在世界民族服饰之林中,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屯堡民居——一幅石制的风情画 走在屯堡村寨的小路上,你能深深地感受到悠悠历史的深厚。“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面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看到的、摸到的都是石头,就连垃圾箱也是石板做的,古老的石板房类似于四合院的房屋结构。沿着小河缓缓前行,使人不禁联想到古老的江南风韵和小桥流水人家。 走进屯堡人的院落,我们发现他们居住的四合院既有江南四合院的特点,又有北方四合院的布局,但最突出的特点是它全封闭的格局。正房高大雄伟,在木制的窗棂上和门上,雕刻着许多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厢房紧依正房两边而建,前面为倒座,形成四合,中间为天井,天井是用一尺厚的石板拼成,四周有雕刻着“古老钱”的水漏。屯堡人对美的追求令人叹为观止,走进屯堡人家,简直像置身于雕刻艺术的殿堂:雕花的木质家具、门窗,雕花的石凳、石柱……雕法有浮雕、镂雕、四面雕、六面雕等。雕刻的图案中,欲飞的小鸟栩栩如生,葳蕤的花草随风摇曳,悠闲的大象摆弄着长鼻,威猛的雄狮伏卧山冈…… 走在屯堡人的村寨中,发现村寨具有浓厚的军事色彩。村寨内部的巷子互相连接,纵横交错,巷子又直通寨中的街道,形成“点、线、面”结合的防御体系。靠巷子的墙留有较小的窗户,既可以采光,又形成了遍布于巷子中的枪眼。低矮的石门, 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功能。所有这一切,无不体现出当时战争所需的建筑风格和屯军习武的思想。 屯堡地戏——戏剧史上的活化石 在屯堡人至今保留的文化传统中,最值得重视的恐怕就要属“屯堡地戏”了。地戏俗称“跳神”,原是明朝南征军队中的一项娱乐活动,后经屯堡人的继承和发扬,形成了这个别具一格的特殊戏种,被专家学者们称为“中国戏剧史上的活化石”。 通过当地人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地戏活动选择在每年正月十五日前后举行,一是因为这时农闲的时间长,到处充满节日气氛,能够吸引大批观众;二是此时举行可祭神、驱鬼、逐疫,能祈祝刚刚开始的新的一年家家兴旺,诸事顺利。 地戏在演出时,演员们面额上戴着简练夸张的“脸子”,即木雕面具,身着战袍,背插小旗,手持木制的短刀和长枪,唱着原弋阳腔。仅借一锣一鼓的击奏,在一人启口、众人接腔的伴唱下,以人物转换展现时空变换,借三五步为万水千山,挥竹鞭为金戈铁马,依桌椅象征高山要塞,在扬、开、合、挡、架、翻、蹿的“厮杀格斗”中,虚实结合,形神兼备,形象地展现了“击鼓进兵、鸣金收兵”的古代战争景象。屯堡地戏曾多次在法国、西班牙、日本等国演出,引起了巨大反响。 据说,屯堡村寨流传的地戏并不是偶然的文化现象。从上演的《封神演义》、《三国演义》等剧目来看,它只演武戏而不演文戏,映射出屯堡人“屯军子孙”的历史渊源。而这些剧目宣扬的忠君爱国的思想观念,处处体现着屯堡人的儒家文化传统。表演者在演出过程中开箱、踩财门、扫场、封箱时,都要进行严格的宗教仪式,表现了屯堡人崇神敬神的宗教心态和纳福消灾、祈祝平安的美好愿望。当然,关于屯堡地戏所反映出来的诸多“文化密码”,还需要广大学者做进一步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