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百年青城

时间:2010-02-14 14:07来源:《读者》(乡土人文版)供稿 作者:陈淮 点击:
黄河从兰州市区流过,往北经过盐锅峡、桑园峡、什川等黄土高原上的山川后,便是一片宽阔的河谷。这一段大约5公里长的河谷大致呈东西走向,在河的南岸有一片村镇,背山面河,那里就是被称为陇上平遥的青城,一座在历史的尘埃中渐渐沉寂的百年小城。 可是,也

  黄河从兰州市区流过,往北经过盐锅峡、桑园峡、什川等黄土高原上的山川后,便是一片宽阔的河谷。这一段大约5公里长的河谷大致呈东西走向,在河的南岸有一片村镇,背山面河,那里就是被称为“陇上平遥”的青城,一座在历史的尘埃中渐渐沉寂的百年小城。
  可是,也正是因为近几十年间黄河水道的废弃,才使这个村镇里几乎被人们遗忘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四合院还完好地保存着。福兮祸兮,有时只是一线之隔。
  青城一带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至今在这里还能寻觅到汉代屯垦戍边的遗迹。史料记载,唐代这里就修筑了龙沟堡。宋代,青城一带的黄河成为宋与西夏的边界。当地人传说在宋仁宗时,名将狄青任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他在巡查时认为龙沟堡一带地势险要,于是就在紧挨着唐代旧堡的东边又修筑了新堡。新旧二堡呈“一”字形,东西绵延三公里,因此这座城又有了“条城”的称谓。又因是狄青下令修筑的,便又被叫做“青城”。
  作为从兰州到包头水路的必经码头,青城一度客商云集,因黄河漂筏而形成的水路码头也非常热闹,有许多以划羊皮筏子为生的人。兰州划羊皮筏子的多是住在金城关一带的回族,俗称“金城帮”。青城又叫“条城”,所以青城划羊皮筏子的被称为“条城帮”。说起“条城帮”,青城人至今仍津津乐道——“条城帮”居然能在“金城帮”的家门口兰州争得一席之地,在兰州黄河岸边拥有自己的码头,真是威风。那场面,就像是年代久远的老电影,虽然记忆的划痕为画面留下了道道印记,但是让人越回想越觉得有味道。
  坐车沿白(银)兰(州)高速公路经白银再向南折,过了黄河就到了青城镇上。看看表,也就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可是昔日顺黄河漂羊皮筏子从兰州到青城的水路,却要走一天的时间。站在青城的黄河吊桥上,望着夕阳下粼波闪闪的河面,想象那从前的商人、筏客顺河而下的惊险与闲适,竟有些怅然。
  青城的繁盛是在明清时期,当时,它由单一的军事城堡转变成了繁华的集镇,就是因为那畅销全国的青城水烟。
  青城水烟自清末以后享有盛誉,形成了“甘”字、“条”字、“蓉”字等几大品牌,尤其在东南沿海一带广受青睐。在西部农村,我见到的烟具几乎都是用一根比筷子稍粗一点的骨头做的,像个抽纸烟的烟嘴,没有水烟嘴的结构复杂,据说那根骨头取自鹰的翅膀。它不似烟斗有着较大的填放烟丝的烟锅,骨制的水烟嘴每次只能容得下绿豆大小的一丸水烟。抽烟时,需先点着油灯,再用西北到处都生长着的芨芨草棍从油灯上引火。抽烟者衔着烟嘴在深吸一口气的同时,将那一小丸水烟点燃。只此一口,就要很快将燃过的残烟灰“噗”地吹出,再捻一丸水烟填入……
  如今,在乡下也很难见到有人抽这种水烟了。不过,在青城偶尔还能见得到。
  制作水烟,在烟丝中要掺入姜黄粉、上好的胡麻油、冰片等数种名贵香料,而且要经过发酵、沉淀等许多工序,这与工业化的纸烟生产过程是截然不同的。有着几百年制作历史与人文背景的水烟业,有一个类似的参照物,那就是雪茄。但两者命运迥异,令人深思。
  夜晚,我在弯弯曲曲的青城街上边走边问,总算找到了青城镇文化馆馆长王天恩先生的家。与王先生说着话,王妻已端来一盘煮熟的冬果梨请我先解渴,然后开始动手和面做饭。
  青城一带普遍种植的梨树品种叫“冬果梨”,这是一种深秋才成熟的梨,汁多、含糖度高,甜中带酸,很合西北人的口味,虽然美中不足的是果肉稍粗,但仍深受人们的青睐。
  由于兰州地处高原,气候寒冷,冬果梨就有了一种独特的吃法:将梨煮了吃,这叫“热冬果”。历史上,有心的小贩在煮梨时加入冰糖,甚至八角、花椒等调料。“热冬果”不仅风味独特,还具有止咳清肺之功效,成为地方的一道名小吃。
  吃着如今难得吃到的“热冬果”,我与王先生闲聊着。原来,在王先生心里一直放不下的就是青城的地方曲艺“西厢调”,又叫“青城小调”。据说,清朝光绪年间,正是青城各种移民文化的交融时期,青城一位爱好曲艺的人士张晓霞先生,将青城民间的秦腔、眉户、道情,甚至江南采茶调等各种地方戏曲混杂演唱的《西厢记》做了收集、整理,形成了独特的“青城小调”。
  从现在流传下来的资料看,张晓霞整理后的“西厢调”五花八门,有“越调”、“洛江岸”、“风筝调”、“三朵花”、“渐渐高”、“甘凉调”等等。
  王先生告诉我,青城除了“西厢调”,最让他迷恋的就是那些老房子了。他说,来到青城不听“西厢调”,不看老房子,就等于白来了。由于青城原来的军事地位,使得青城的一些街巷及建筑的名称直到现在还保留着那时的痕迹,如校场路、箭道巷等。如今尚保留下大殿的城隍庙,在宋、明时分别为议事厅、守备府。据地方志记载,清雍正二年才被改建成城隍庙。
  在横贯青城东西的街道北边,我走进一个颇具规模的院落。这座旧宅院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格局,院门在院子的东南角,堂屋朝南,有着高高的台阶。院子呈长方形,南北方向长于东西方向。西北角是两间利用空地盖的较主体建筑低矮的屋子——这里是主人家的伙房。不住人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显得很破败,有些房屋的墙壁已有要倒塌的迹象。不过即使是这样,仍能让人想象到它往昔的风光。
  历史上,青城人的家族意识很浓厚,至今还有一些家庙、祠堂一类祭祖的建筑遗存,其中以高氏祠堂最具代表性。它坐落在青城主街道的旁边,是一组木结构的传统工艺建筑,修建于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据高氏族谱记载,高氏祖籍山东渤海,是明初随肃王来到甘肃的。高氏祠堂坐南面北,呈四合院格局,但不同于民宅的是院门及院子——整个四合院的北边,全由高大而居中的大门及门厅组成,类似庙宇或官衙的大门,院子则被一间大厅占据得所剩无几。大厅与坐落在南边的正堂间的距离要宽一些,这里是整个建筑采光最好的地方,正堂就是供奉和祭祀祖先的了。
  对着大门的大厅前正中挂着一块醒目的牌匾,牌匾底色为原木色,中间镌刻着“进士”两个黑色大字,题头与落款的小字为阴刻,有红、褐两种颜色。题头为“署理甘肃兰州府正堂加三级记录五次主为”,落款为“咸丰岁次癸丑会试中式第一百六十三名进士高鸿儒立”。旧时能考中进士是很大的荣耀,若能在考中的同时就出任做官,那就更是锦上添花、名利双收了。青城的刘家祖上,就拥有这种荣耀。
  刘家的老宅院里,如今只住着80多岁的刘乃惠老人与老伴曾兰英。我到刘家时,刘家老两口刚买回几张白纸,正在上房中间的方桌上裁纸,准备印一些给祖先的烧纸——“亡人钱”。按照青城的习俗,上房(西房)是用来供奉祖先的。老两口对我的到来很高兴,特意到几间堆放杂物的屋子里,将一副刻在木板上的对联和那面记载着祖辈功名的匾额翻找出来叫我看。
  那面匾额的表面已很破旧,原来黑色底子上的颜料已斑驳脱落,阴刻的“材高制锦”四个红色大字也已暗淡,只有落款的“道光岁次乙未会科大挑一等即用县正堂刘世保立”之字,清楚地记录了刘家的先祖刘世保考中的同时“即用”为县官的事迹。到刘乃惠结婚时的三十年代,刘家的家道已败落到“吃了早上没晚上”的地步,这真应了“富贵不过三代”的那句话。
  是啊,青城这些保存下来的老宅院,都历经了好几代时光。随着老人的去世,年轻人嫌房屋老旧和狭小而搬出,老房子大都空了下来。对于老宅的主人来说,那是一段酸涩的回忆;可是对于游人来说,那都是一个个传奇的故事。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相约在微博 罗素的幸福之路

作者:卢一鸣

本书从六大方面三十二个点,并附以通俗易懂的社会案例,将真正的幸福感受一一道来。…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