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上海吃“西餐”

时间:2009-07-04 23:4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龚玉和 点击:
每次到上海出差,经过“老大昌”,就不由想起小时的馋嘴劲。现在,尽管“怕肥”,尽管血脂高,也忍不住要买一块来尝尝。不知怎的,现在老大昌产的蛋糕与昔日的滋味相比,可说天差地别。想来用的也是外地那种麦琪淋与蛋白混合体的土奶油吧,其味与杭州普通糕饼店里做的糕

 

到上海去吃西餐,感受一下西方饮食文化,是近代以来,对于那些没有出过国的乡人来说,是上海之行的传统项目了。凡是内地人到了上海,首先想到的,也许就是吃点什么来“犒劳”一下自己,那么,美美地享受一顿正宗西餐吧。
因为在国人眼里,所谓海派饮食文化,就是中西结合,海纳百川,上海饮食包容各国饮食之精华,而独树一格。如果您在内地城市吃西餐,对那里的饭菜略有微词的话,对方往往会粗着脖子,争辩道:“我做的西餐可是从上海师傅那里学来的”,别人便会哑口无言了。
是啊,在今日中国内地,难道还会有别的什么地方做出来的西餐,比上海更地道吗?既然有上海大厨传授真经,肯定是假不了,海派西餐,具有正统性、权威权,这是毋庸置疑的。
实话说了,上海做的西餐就是不一样了,百年以来大批洋人涌进上海,加上它的传统西洋色彩,西餐做得“道地”,外省的大师傅想要学“正宗”西餐制法,去上海拜师,乃是“不二”的选择。记得小时到上海去,吃到一份“罗宋大餐”,盘子里不过是一块炸得黄润的大猪排,加上一份罗宋汤,几片面包,最后还有一杯红茶。浓汪汪滚烫的罗宋汤面上,飘浮着一朵沉甸甸的掼奶油,汤内有炒过的红肠、土豆、番茄、洋葱、卷心菜、碎牛肉等,汤水浓稠而不油腻,老远就有一股鲜奶汤的香味,厨房隔着过道都能闻到,多少年过去了还让人恋恋不舍。后来,经常出差,跑到国内的一些大城市,每到一地见到西餐馆,就想到上海滩上罗宋大餐,因而,必要点上一份牛排套餐。到时还会叮咛一句:“煎得嫩点”,以显得自己对于吃西餐不是外行。但是端上来的“大餐”,多数让人失望,一份所谓罗宋汤,只不过是马铃薯、卷心菜加几丝红肠而已,与我心目中上海吃的“罗宋大餐”,不可同日而语。
心里常常想,外地人做的“西餐”到底不能与上海“大餐”相提并论,相差远矣!
后来有人告诉我,当年上海吃的大菜,不比一般的西餐。所谓“罗宋”,其实就是英文“RUSSIA”(俄罗斯),上海话叫做“罗宋”。上世纪初俄国革命后,大批俄罗斯贵族流落上海,有的人便在上海滩开起餐馆来。这些人虽然落难了,但是昔日都是场面上见过大世面的权贵人物,他们做出来的“俄式西餐”,乃是先前俄罗斯宫廷盛宴的“大餐”,味道自然不是寻常人可以比拟的,怎么能与现在一般平民百姓吃的番茄白菜土豆汤相提并论呢?
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上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餐饮业也随之有了革新。记得九十年代初期,静安寺的洋饭店小买部供应一种松软的法式长面包,许多“老上海”闻讯,欣喜过望,不少老人漏夜一大早老远赶去排队购买,一品久违的“洋味”,成为当年上海滩上的一个家喻户晓的新闻。近十几年来,上海已经逐步迈入世界大都会之列,大批洋人涌进上海,使得沪人口味也如同这座城市一样,融贯了各种异域风味。
现在的上海滩,洋餐馆林立,可谓后来居上,什么法式大餐、美式餐馆、德国餐馆、印度餐馆、阿拉伯餐厅等等,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但是在人们心目中响当当的老牌西餐馆,当然还是要推“红房子”了。“文革”前后的十余年中,它是上海独一无二叫得响的西餐厅,连当年的国家领导人都不由得翘起大拇指来,夸奖道:“中国第一流的西餐馆”。
一本上海旅游指南书上,对这家餐馆有如下评价:“有点历史,很适合荷包不丰厚又想吃西餐的人,是一种工薪层吃得起的西餐”。想起来,“对号入座”,自己属于“工薪阶层”,且“荷包不怎么丰厚,又想吃西餐的人”。于是乎,不到这家餐馆不去品尝一下“正宗”的西餐,不会是“枉”了此次上海的美食之行吗?
想当年,上海滩上轧朋友,能请女朋友到红房子吃一顿“大餐”。饭后,再来一杯香浓美味的咖啡,听一曲“北京的金山上”。在当时是何等有“面子”的事。那个“小资”情调上来,不亚于现代人周末带女友飞香港购物、逛铜锣湾的风光劲。
我们进了这家餐馆,点的仍是当年吃过的老三样:肺利牛排蘑菇沙司、乡下浓汤、铁排鱼,加上几片面包,一杯咖啡。这几样西菜,当年真不知俘虏了多少上海人的怀旧心理。文革时期,在红房子吃这几样西餐回去,厂里的青工们会在宿舍里吹上好几天的“牛”,要知道,那些可是炫耀身份和品味地方的特色菜肴啊!
过去,人们只是在路边的饮食店里,保温桶里放着速溶咖啡,取出搪瓷杯,盛上一杯,站着或坐着,喝上一杯热咖啡;有的人就站在店堂外,仰起脖子一饮而尽;三口二口地吃掉一块刚炸好的煎猪排,就匆匆赶路了,甚至还来不及品味出这种昔日“资产阶级”的味道,就匆忙消失在人海之中。而今吃起这种“小资”情调的食品,竟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滋味。
说到红房子的沧桑典故,在上海人的记忆里有着数历不尽的故事。但是,今天吃到这几款西餐,我很想大大地“着笔墨”来称赞几句。不料,吃在嘴里,搜尽脑海竟也想不出一句恭维一下。莫非现代人“吃得多”,嘴巴“尖”了。食后,只觉得做得很一般,就是现在多数机关食堂卖的炸猪排,也比得上这个味,与其上海有名“老字号”西餐厅的规格,相差甚远。不知餐馆有没有改进的必要,以适应上海人日益国际化的时代需求。
下一站去的西餐馆是南京东路的德大,老上海没有一个不知道这家餐馆的。它以制作德式西餐而闻名于上海滩。这家餐馆仍保持了昔日的欧陆风格,老式的欧式家具,充满异国色调的台布和餐具;昏暗的灯光下,墙上的黑白老照片,散发出一丝怀旧的情怀,仿佛在有意无意地提醒人们,经历过大半个世纪老餐馆的风光时刻。
旧日,外滩洋行打工的职员,西装革履,翩翩潇洒,在此喝上一杯奶茶,吃上一份西餐,浏览一下当天的报纸,匆匆赶去上班;外国水手,拥着年青美貌的中国女人在此调情骂俏;说不定店里的哪一个角落里,还会坐着一位上海滩上风光一时的大亨,在这里思索着商场争斗的进退策略。听说,许多食客到这里来就是为了缅怀旧日外滩的老风情。
我们点的菜中,自然少不了德大的传统名菜“葡国鸡”和“里脊牛排”。多数人吃这种葡国鸡,总以为此菜一定是葡萄牙人爱吃的菜肴,或者是葡国传过来的菜品,故而名之。其实,这种将咖喱洋葱土豆做得极为浓稠,装在罐样容器里的鸡块,葡萄牙人并不怎么爱吃,也并不是那里的典型食品。不过,上海人将此菜命名为“葡国鸡”不知是不是另有衷曲。
不过,我们吃的另一款里脊牛排,倒是德国爱吃的。上海人一提到吃牛排,便会告诉你:“到德大去吃,那里做得最地道”。我细细地品味了那里的牛排,确有不同寻常的口味。
最后去的一家西餐馆是老大昌,其实,说得正确一点应该是西饼屋。
看过张爱玲小说的人,对这家糕饼店记忆犹新,它是张女士最爱光顾的甜点零食饼屋。其实,何止是张爱玲呢,淮海路上长大的人都有感受。小时候去上海,姨妈家就在茂名南路上,每次路过老大昌,闻到店中飘出的那股浓浓的奶油香味,就“赖”在地上不肯走了,一定要母亲买一块奶油蛋糕才肯挪步。
如果是一个人走在淮海路上,常常望着橱窗里搭成楼层模样的蛋糕发呆,贪婪地呼吸着空气中的奶香味儿,那种奶油香是西式的、是典雅的,脑海中不由想象起来,当年“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外地的蛋糕,那里有什么奶油味儿,用的是人造奶油,或者是奶白做的假货,那闻得到什么奶香,而老大昌的东西,可是货正价实的西点。
在杭州家里,如果有上海客人光顾,他们送的一盒老大昌点心是断断少不了的。
每次到上海出差,经过“老大昌”,就不由想起小时的馋嘴劲。现在,尽管“怕肥”,尽管血脂高,也忍不住要买一块来尝尝。不知怎的,现在老大昌产的蛋糕与昔日的滋味相比,可说天差地别。想来用的也是外地那种麦琪淋与蛋白混合体的土奶油吧,其味与杭州普通糕饼店里做的糕点没有多少区别,传统风味早已荡然无存了。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做最好的自己--胡适论青春与理想

作者:胡适

本书选取了胡适著作中关于青春、人生与理想的篇章,其中包括胡适对年轻人在思想修养、能力提升、个性培养等方面的建议…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