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习惯是一种成长的力量

时间:2016-02-29 09:30来源: 作者:博华 张道春 点击:
好习惯要培养,坏习惯要纠正 -。作为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是带着各自的家庭影响形成的各种不同习惯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对于教师来说,要注意观察孩子们的习惯表现,要从他们的行为中去仔细判断他们的内心活动,从中甄别他们不同的行为习惯。他们的行为习惯虽然很幼

关于教育的本质有多种说法,并形成了许多煌煌巨著。笔者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虽有所涉猎,但对这些空洞的理论并不是十分赞同。反倒对我们老祖宗讲的那些简单明了,返璞归真的道理很感兴趣。《三字经》开篇讲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朗朗上口,简单明了地向我们阐释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归根结底是培养习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教育的责任就在于更多的是把先贤们逐渐积累下来的那些优秀的文化积淀,传承给下一代人,让年青一代在成长的过程中使之发扬光大。因此良好的习惯是孩子成长所储存的资本,会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不断地增值,让他们一生都在享受着它的利息。

在平常的工作中经常听到同事们围绕着教育到底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还是习惯的问题做着各种争论,甚至围绕能力和习惯对学生的成长哪个更重要进行着各种口水战,有时争论得热火朝天,但最终还是莫衷一是,没有一致结论。习惯和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指标。但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成就时,往往将其成就的大小与其能力挂钩,实际上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一个成功人士外在的能力必有内在的良好行为习惯作为其强大的动力支撑。古语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就是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一旦有了这样的习惯,能力自然就会形成一种惯性的力量,推动着一个人去进步和成长。近代英国教育家洛克在其《教育漫话》中说道:“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它们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以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这与孔老夫子提倡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实在是不谋而合。 确实,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事实上,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每一个父母都需要高度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叶圣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他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叶圣陶先生非常重视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提出了“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理念,并专门写了《习惯成自然》和《两种习惯养成不得》等文章。 -

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也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早年留学美国,师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大师杜威。归国后,他终身致力于中国传统教育的改造,并形成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奠基意义的贡献。陶行知认为,儿童期是人格和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他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一文中写道:“从福禄倍尔发明幼儿园以来,世人渐渐地觉得幼儿教育之重要;从蒙台梭利毕生研究幼儿教育以来,世人渐渐觉得幼稚园之效力;从小学注意比较家庭送来的与幼稚园升来的学生性质,世人乃渐渐觉得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不可不趁早给他建立得稳。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要顺其自然,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这也正好应验了中国人嘴边的那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习惯对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入手,来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教育活动。好习惯要在生活中培养 -。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事实正是如此,孩子习惯的养成主要在家里,父母应该注重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各种良好习惯。陶行知先生认为,各种知识和技能学习最好在生活中进行,习惯培养更应该如此。他在《生活教育》一文中写道:“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 -

德国哲学家康德从小就在父亲的教育下养成了严谨的生活习惯。据说,他每天散步要经过镇上的喷泉,而每次他经过喷泉的时候,时间肯定指向上午七点。这种有条不紊的作风正是哲学家严密思维的根源。可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功起着积极的作用。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孩子习惯形成的摇篮,6岁前的儿童主要生活在家庭中,家庭生活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走进学校的孩子之所以千差万别,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不同的父母作为孩子们的生活导师,所培育的不同习惯-造成了孩子们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他们的心智水平的差异,并非先天的智力因素促成的。由此可见,生活即教育,父母应该积极为儿童创造适宜的家庭环境,同时,父母应当经常在行为、举止和谈吐等方面给儿童一个最好的榜样,讲话时要注意礼貌、举止要文雅,表现出高尚的情操、道德行为和良好的习惯。如果能够经常这样以身作则,这种长期熏陶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最佳的教养,通过日积月累,让儿童的良好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由于生存和竞争压力的增大,许多普通家长忙于生计,对孩子疏于管理,致使好多孩子成为留守儿童,没有接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这样的孩子,走进学校后,其行为习惯肯定会与正常家庭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是有差别的。

好习惯要在实践中培养 -。在实践中养成习惯,要不断身体力行,使习惯成自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非常重视在做中学。因此,他主张在做中养成习惯,即在实践中养成习惯。他在《教育的新生》一文中写道:“我们所提出的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  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要养成某种好习惯,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身体力行、躬行实践,才能“习惯成自然”,这样教育才会收到相当的效果。 什么是“习惯成自然”呢? -叶圣陶是这样解释的:“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是那样的意思。”他举例道:“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形成是因为我们从小就习惯了,‘成自然’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只是勉勉强强地做一做,就说明我们还不具有那种能力。” -“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说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比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说李四表达能力不好,就是说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的习惯。因此,习惯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就越强。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严格训练、反复强化的结果。现代控制论创始人、美国著名数学家维纳,在回忆父亲对他早期学习习惯的严格训练时说:“代数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困难,可父亲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精神不得安宁,每个错误都必须纠正。他对我无意中犯的错误,第一次是警告,是一声尖锐而响亮的‘什么’,如果我不马上纠正,他会严厉地训斥我一顿,令我‘再做一遍’。我曾遇到不止一个比我能干的人,可是他们到后来一事无成。因为这些人学习松懈,得不到严格纪律的约束。我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正是这种严厉的纪律训练。”父亲严格的训练,终于使维纳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成为誉满全球的科学巨人。 -

好习惯的养成,要抓住教育的关键期 。自从奥地利动物心理学家洛伦兹发现动物行为发展的关键期,并荣获诺贝尔奖后,人类广泛地开展了对自身各种能力与行为的发展关键期的研究。 研究发现,孩子习惯的养成有一个关键期的问题。幼儿园和小学是培养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的关键期,而到了中学,就是改造习惯时期了。 -在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孩子可以受益终身;在儿童时期养成了坏习惯,就有可能贻害终生。因此,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利用儿童的关键期。如果错过关键期,对习惯的改造,将要比习惯的塑造艰难得多。抓住关键期进行习惯的培养,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定要注意孩子第一次出现的行为。例如,孩子第一次骂人的时候,他并不是道德驱使,而是觉得好玩。这时候,孩子会观察父母或其他成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如果成人的态度是冷淡的、严肃的,孩子就会明白:“大人不喜欢我的这种行为。”由此,他会减少这种行为。如果这时有成人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出赞扬、夸奖或者高兴地笑等反应,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是受到成人喜欢的,由此,他会增加这种行为出现的频率,从而养成不良的习惯。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抓住教育的关键期来教育孩子。 -

好习惯要培养,坏习惯要纠正 -。作为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是带着各自的家庭影响形成的各种不同习惯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对于教师来说,要注意观察孩子们的习惯表现,要从他们的行为中去仔细判断他们的内心活动,从中甄别他们不同的行为习惯。他们的行为习惯虽然很幼稚,不定型,但一定要区别对待。对好的习惯要善于鼓励,并予以放大;对不良习惯一定要加以抑制,加以控制。因为坏习惯一旦养成,就具有自然的驱动力和心理惯性,有时候就算没有外部条件,习惯行为也同样可以做出。许多孩子有时候知道自己有不良的习惯,但是往往控制不住自己而重复不良的习惯。这时候,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责要帮助孩子抑制和纠正坏习惯。 -那么,什么是坏习惯呢?叶圣陶先生认为,习惯不嫌其多,但有两种习惯养成不得,除此之外,其他的习惯多多益善。这两种习惯就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和妨害他人的习惯。 -什么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呢?叶圣陶用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习惯的养成来说明不养成什么习惯的害处。他说:“坐要端正,站要挺直,每天要洗脸漱口,每事要有头有尾,这些都是一个人的起码习惯。有了这些习惯,身体和精神就能保持起码的健康,但这些习惯不是短时间内就形成的,要逐渐养成。在没有养成的时候,多少需要一些强制工夫,自己得随时警觉,直到‘习惯成自然’,就成为终身受用的习惯。可是如果起先没有强制与警觉,今天东、明天西,今儿这样,明儿又那样,就可能什么习惯也养不成。久而久之,这就成为一种习惯,牢牢地在身上生了根。这就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最要不得。” 这种习惯与其他种种习惯冲突,一旦养成,其他种种习惯就很少有养成的希望了。什么是“妨害他人的习惯”呢?叶圣陶举例说:“走进一间屋子,砰的一声把门推开;喉间一口痰上来了,噗的一声吐在地上;这些好像是无关紧要的事,但这既影响他人学习和工作,又可能传播病菌,一旦习以为常,就成为一种妨害他人的习惯。” -妨害他人的习惯是恶劣品质形成的重要根源。如果一个人不明了自己与他人的密切关系,不懂得爱护他人,一切习惯偏向妨害他人的方面,就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恶人。对于好习惯要培养,坏习惯要纠正。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的公式是: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例如,在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时,可结合学生兴趣特点先选择故事书,由浅入深,由短到长。不在一朝一夕,贵在长久坚持。一位细心的妈妈观察写作业的儿子,一会喝水,一会撒尿,不到一小时出来四五次。这位妈妈看在眼里却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在第二天孩子写作业前给孩子提了个建议:坐下前把该办的事办好,我看你写作业时出来三次完全可以。孩子在妈妈的鼓励下果真少出去一次;过几天妈妈又提议再减少一次,孩子又轻松做到了。家长的要求依次递减,直到孩子可以集中精力把作业写完,既帮孩子克服了不良习惯,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心。由此可见,只要在教育工作中做一个有心人,随时随地观察,及时有效跟进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好习惯就会在持之以恒的过程中慢慢形成,不良习惯自然也会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加以消除。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幸福的智慧:谁绑架了你的幸福

作者:王辉

通过对正反两方面生动案例的解析,来说明幸福在哪里,我们如何修炼到幸福的智慧,找到幸福生活的钥匙。从关注现实说起…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