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重庆工地老人多 年轻人下工地挑三拣四

时间:2014-04-18 11:05来源: 作者:重庆青年报供稿 点击:
“现在农村的年轻人很多都出来了,但不像我们那样,出来是为了赚钱养家”,他们家里不存在太大的经济压力,出来后,“一会儿干这个,一会儿搞那行,没得个坚持”,刘光明说。

近日,重庆青年报记者走访了重庆多处在建工地时,了解到一个各大工地普遍存在的问题:年轻农民工难以招到,施工人员老龄化。

农民工老龄化、年轻农民工消失背后,折射出重庆乃至全国城镇化宏观背景下,工业型社会逐渐向服务型社会转型的侧影。

农民工:年轻人挑三拣四

“我今年48岁了,就是石柱的人。”刘光明从工地的大门走出来喝了一口水,喘了几口气说道。记者4月初走访重庆石柱县一处工地时,遇到了这名来自石柱县桥头乡长沙村的中年男子。

刘光明的头发上还沾着一些木屑,回望身后的工地时,脸上还带着笑意。他说:“我搞的是木工,99年就出来了,最早是在浙江那边。”“当时也是为了两个娃儿读书嘛。”

“那个时候我们都是帮老板干活,室内木工也要搞几年才熟练,”刘光明说,“才出去那阵,工资也不高,每天工钱也基本上是60块左右,2010年的时候,工钱有个一百二三的样子,自己再辛苦不能亏了娃儿,他们读书要花钱。”

据刘光明回忆,他的妻子最初是在老家带孩子,2008年二儿子上初中之后,她也跟着刘光明到浙江打工,那时她做的是螺丝加工,也是非常辛苦的行当。当时,两口子两年才回一次老家。

如今,刘光明在石柱县城自己包工单干,每月挣得少也能达到6千元,多的时候能上两万元,而妻子则在当地租了一个小门面,开了一家小卖部。

干完一天的活之后,刘光明和几名工友打完招呼就回家了。回家路上,刘光明说,他所在工地的工人年龄都不小了,40岁以上的占了多数,“年轻人来工地上做事的少”,“再说那些工头也不放心他们做的质量,技术不过关”,“又不肯学,吃不得苦”。

“现在农村的年轻人很多都出来了,但不像我们那样,出来是为了赚钱养家”,他们家里不存在太大的经济压力,出来后,“一会儿干这个,一会儿搞那行,没得个坚持”,刘光明说。

跟着刘光明,记者来到其新房后看到,房子有120多平米,客厅装上了东芝的液晶电视,一家人其乐融融。当日,刘光明的大儿子刘彦(化名)表示,他在外地当公务员,清明节放假,因此回家看看,老二在学校没有回来。

据重庆市石柱县数据,2013年石柱县某镇共计14232人,其中劳动年龄内为8707人,而外出务工人员为2597人,在当地从事农业生产的有2400多人、建筑行业的有1100多人。

工地:老龄化问题凸显

4月1日,重庆依旧阴雨绵绵,许多工地都处于停工状态。记者联系上了重庆市渝北区照母山一处大型房产建筑工程项目的郭经理,该工地共有650人左右。

一脸无奈的郭经理向记者介绍,该工地30岁以下的年轻人仅占10%到20%,大部分施工人员集中在45岁左右,另外女工也占10%,但多数是杂工。

负责重庆晋愉·盛世融城楼盘一处施工项目的中冶建工3名管理人员向重庆青年报记者透露,该工地上30岁以下年轻人只能占一成,而主力则是45到55岁间的工人,他们肯吃苦,技术过关,用工效率高得多,单位也愿意招这批人。杂工100多元,只要和技术沾边的工种,工资都在200到400元间。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显示,农民工年龄正逐年上升,同中国人口老龄化相一致。2012年,农民工平均年龄也由2008年的34岁上升到37.3岁。

从年龄段来看,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16~20岁占4.9%,21~30岁占31.9%,31~40岁占22.5%,41~50岁占25.6%,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15.1%。调查资料显示,40岁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由2008年的70%下降到2012年的59.3%。

郭经理坦言,“现在招工难是一个问题”,工人的岁数大了,而且他们的随意性也很大,“你节假日要加班,工资要是他们不满意,可能就说要走人”,工程项目到处都是,“你这里不要他,他掏个电话出来给他打工的朋友、老乡一问,就能找到下一个”。

2010—2011年,农民工年收入增长接近20%;2012年增幅回落至12%。2012年,农民工月均收入为2290元,年均收入为27480元。

45岁的毛师傅说,他干木工每天工钱300元以上,每月下来,挣钱上万。杂工100多元。40岁以上的占8成以上,年轻人根本不来,他有个亲戚是本科生听闻工地工资高,随他来工地做事,每天工钱120元,不出三天他便觉得太辛苦而离开。

回想起20年前的情况,郭经理说,那时民工都是排队“候工”,“过年之后,根本不愁招不到人”,现在“完全是反的,过年的时候,公司得请工人吃饭,让他们年后再回来赶工期,生怕他们去其他工地”。

青年农民工去哪儿了?

现年20岁的小刘脸上还带着几分年轻人的生涩,他说,“我是合川人”,中学以后就出来到重庆主城的工地上干活,现在还是个学徒,“我们这里年轻人不多,都是老师傅”。

“以前我们那儿出来的,进厂的多,还有很多在餐馆洗盘子、当服务员”,在工地上做事的人很少,“我是跟着我舅来工地上干活的,以前也没想这么多”,小刘挠挠头说道。当被问到怎么支配自己打工所挣的钱时,小刘说,“我们都是住在这边的生活区(板房)里”,开销不大,“我们这种学徒的工钱也不多,平时年轻人都喜欢一起去网吧耍”。

富士康科技集团重庆园区招募中心的相关人员向重庆青年报记者透露,该工厂的员工年龄为18到35岁,学历水平多是中专以下。根据其招聘信息上的介绍,该园区的员工有6万多人。

根据调查,正如富士康科技集团重庆园区一样,全国许多大型制造业工厂基本不会招收1980年以前出生的人。

在石柱县遇到的刘彦表示,以前老家村里一起长大的孩子都在读书,只是成绩有好有差而已,“成绩好的进个好单位,工作稳定,成绩不好的就去干干体力活,一般是建筑业、轻工业之类的,但是基本没有再从事农业的”。

25岁的刘彦还说起自己的两个初中同学,目前都在石柱县的建设银行工作。据刘彦了解,他身边的许多同龄人都在江浙、广东沿海一带,去北方务工的非常少。

2013年“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指出,新生代农民工月平均收入有1838元,年龄18~25岁,而且他们的就业倾向不完全是建筑业等出卖体力的行业,他们更多地希望从事服务业、机械制造业、纺织业、电子业等轻松健康、待遇优厚的工作。

文/重庆青年报见习记者 董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音乐大师:灵魂的演奏者

作者:催墨

生活离不开音乐,正如享受音乐的我们离不开创造音乐的人们——那些一生孜孜不倦致力于音乐创作的大师们。本书精选了世…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