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阿里
时间:2010-02-08 01:04来源:《读者》(乡土人文版)供稿 作者:杨桦 点击:
次
阿里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北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南与印度及尼泊尔毗邻,东靠日喀则、那曲地区,西与克什米尔等地区接壤,面积为30万平方公里,占西藏自治区总面积的1/4,由于生存环境恶劣,仅有7万多人口。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年平均
阿里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北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南与印度及尼泊尔毗邻,东靠日喀则、那曲地区,西与克什米尔等地区接壤,面积为30万平方公里,占西藏自治区总面积的1/4,由于生存环境恶劣,仅有7万多人口。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0℃,堪称“青藏高原的高原”、“西藏高原之巅”、“世界屋脊的屋脊”,其边境线长达1116公里,是我国边境线最长的地区。阿里以它的荒芜和神秘吸引着世人。这里是西藏最古老的文明——“象雄文化”的发源地,在西藏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古格王朝”,曾经在阿里大地上演绎了700年的兴衰史。阿里由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和喀喇昆仑山所环抱,那受全世界数以亿计的佛教徒和印度教徒顶礼膜拜的冈底斯山主峰——冈仁波齐峰和“圣湖”玛旁雍错,那面积宽广的世界奇观“札达土林”,以及奔跑在荒原上的成群的藏羚羊,在辽阔的阿里原野上组成了一幅幅气势磅礴、举世无双的画面。
进入阿里有4条线路,一是从新疆叶城沿新藏公路到阿里地区行署所在地狮泉河镇,途中要翻越海拔6000米的界山大坂。二是从藏北的安多穿越羌塘草原到狮泉河镇,此线要穿过大片荒无人烟的荒漠和草原。三是从日喀则经拉孜沿拉(孜)普(兰)公路在昂仁县桑桑镇的22道班处转向北,经措勤、改则到狮泉河镇。四是沿拉普公路一直向西,进入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之间的平原地带,沿途要经过冈仁波齐、玛旁雍错和札达土林等景区,此线是当今到阿里的主要旅游线路。
从日喀则启程,经拉孜当天就可到达萨嘎县城,沿途可观赏拉孜美丽的田园风光和桑桑草原。过仲巴县城后,在离下一个住宿点帕羊约40公里处的一个高坡上,可远眺雅鲁藏布江的源头马泉河。离开帕羊后,便到达“圣湖”玛旁雍错。
玛旁雍错海拔4588米,面积412平方公里,它与冈仁波齐峰一起被人们尊为“神山和圣湖”,是佛教徒和印度教徒最崇拜的地方。从玛旁雍错开车只用半天的时间即可到普兰县城。普兰县城地处中尼边境的孔雀河谷,海拔3900米,气候温和,因四周均为峻峭的雪山,故普兰又被称为“雪山环绕的地方”。普兰以优美的田园风光而著称,到了这里就像到了一个世外桃源。
从玛旁雍错到普兰要经过一处叫“鬼湖”的地方。鬼湖本名为“拉昂错”,原本与玛旁雍错同为一湖,后因地质变化隔成两湖。奇怪的是玛旁雍错是淡水湖,水可饮用,湖里生长着大量高原无鳞鱼,湖面上有成群的海鸥翱翔,湖边还有大片的沼泽草地;而拉昂错却是咸水湖,湖边全是荒凉的沙丘,显得毫无生气。传说曾有人喝了此湖的水后死去,故拉昂错被人们称做“鬼湖”。但是,拉昂错的风光异常秀美,碧蓝的湖水映着纳木那尼圣洁的雪峰,四周金黄色的沙丘更使它像一颗镶嵌在金色绸缎上的蓝宝石,在耀眼的阳光下,湖面碧波不兴,水天一色,在云影光波间透射出无限的神韵。
从普兰原路返回玛旁雍错,可在湖西边一个叫“温泉”的小村庄住宿。此村庄离湖仅数百米,湖边一座小石山上有一座喇嘛庙,山下有许多堆放整齐并刻满经文的玛尼堆和牛头骨。这一切将玛旁雍错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更好地表现了“圣湖”的神秘。
冈仁波齐峰为冈底斯山主峰,海拔6600多米,犹如一座巨大的冰雪金字塔。冈仁波齐在藏语中意为“雪山之宝”,它是佛教认为的世界之中心,同时又是西藏原始宗教“苯教”所崇拜的圣地。冈仁波齐被印度教徒称为“凯拉斯”,他们认为印度教中威力最大的“湿婆神”居住于此,而玛旁雍错则是湿婆的爱妻“乌玛女神”沐浴的地方。因此,冈仁波齐和玛旁雍错就成了全世界数以亿计的佛教徒和印度教徒共同顶礼膜拜的圣地。冈底斯山不仅是宗教圣地,而且还是真正意义上的“众水之源”,由此发源的4条河流孕育了青藏高原和南亚次大陆的古老文明。
札达县位于阿里西面的中印边境,其象泉河流域为西藏古老的“象雄文明”的发源地。公元10世纪,吐蕃王朝最后一个藏王朗达玛的后裔,在此建立了长达700年的古格王朝。古格王朝在西藏的历史上有着非常显赫的地位。吐蕃王朝后期的灭佛运动使佛教在西藏受到很大打击,致使西藏陷入了内乱。古格王朝建立后则大力兴佛并且从印度请来高僧弘扬佛法,于是札达成了当时全藏区的佛教中心。古格王朝在西藏佛教复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古格王朝后来在内乱和拉达克人(今克什米尔)的入侵下灭亡,一段辉煌的历史湮没在滚滚黄沙中。
从塔尔钦到札达县城要翻越一座海拔5000多米的阿伊拉日居山,越过此山后,只见每一道山梁都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有紫蓝色、暗红色等。在这多彩的山峦环抱的洼地中,静卧着一汪碧蓝的湖水,好似彩缎上镶嵌的一颗蓝宝石。越过阿伊拉日居山就逐渐进入札达盆地,其平均宽度为30公里,长100公里,几乎全由沟壑纵横、层层重叠的土林组成,这可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壮观的土林地貌了。站在盆地边缘的一个高坡上向南望去,脚下是层层的土林,远处是喜马拉雅山泛着银光的雪峰,尤其在夕阳西下之时,土林被余晖染成金色,座座雪峰犹如喷发的火山,景象非常壮观。进入土林腹地,好似闯入了一个巨大的迷宫,绵延不断的土林,有的像气势恢宏的城堡,有的似耸立的塔楼,有的像不知名的怪兽,或蹲或跃。置身于土林之中,让人不由得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这个魔幻世界。据考证,此地在远古时期由湖泊沉积和河流冲积而成,土质以粉细砂岩和黏土为主,厚度达几百米,又经几十万年的风雨侵蚀、冲刷,才形成今日独特奇异的自然景观。走出迷宫似的土林,即来到位于象泉河畔的札达县城。札达县城只有一条长约200米的小街,人口不过几百人。县城四周是高耸的土林峭壁,著名的托林寺就坐落在城边。札达县城的海拔约3700米,气候温和,适宜农牧业生产。在整个阿里地区,有此自然条件的只有普兰和札达两地,这也许是古象雄文明发源于此的原因。
古格王朝遗址在距县城18公里处,坐落在一座山包上,整个遗址的建筑依山而建,上部为王宫,中部为寺庙,下部为民居,上下高差约170米,是典型的西藏宗堡式建筑。遗址的两旁和后部均是一望无边、连绵起伏的土林,在蓝天和黄沙之间,古格遗址更显现出昔日的辉煌和今日的苍凉。古格遗址中现存较完整的建筑有红庙、白庙、度母殿和轮回庙等,庙内有保存完好的壁画,均为宗教故事和反映古格王朝当时的社会与文化风情的内容。从遗址的下部往上走,均是很陡的阶梯小道,接近顶部王宫时,须通过一段仅容一人钻过的隧洞,可见城堡的易守难攻。据说,当年入侵的拉达克人久攻王宫不下,最后采用诱降毒计才使古格国破人亡。在古格遗址的顶部俯瞰象泉河谷,但见沟壑纵横的土林峡谷中点缀着片片绿洲和座座村落,牛羊在山坡上缓缓移动,为这苍凉的大地增添了平静祥和之气。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