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王得城:兰亭神韵里的“中和之美”

时间:2014-08-11 16:34来源:《北京旅游》杂志供稿 作者:文 / 谢辉 点击:
王得诚先生,书法上有专精,因字体颇具古代书圣王羲之神韵,业界享有“兰亭传人”美誉。初访其人,稳重平和,言谈之中,大家风范蔚然,其艺术上所坚持、奉行的中和之美让我深刻印象,此后每每翻起他的书法册子,总能想起那次交谈,想起他书写作品时的平和持

王得诚先生,书法上有专精,因字体颇具古代书圣王羲之神韵,业界享有“兰亭传人”美誉。初访其人,稳重平和,言谈之中,大家风范蔚然,其艺术上所坚持、奉行的中和之美让我深刻印象,此后每每翻起他的书法册子,总能想起那次交谈,想起他书写作品时的平和持重。

天才出于勤奋世界著名发明家爱迪生曾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此话对于得诚先生的从艺之路,无疑是最好的诠释。

得诚先生生于书香之家,年幼时深受祖父王槐明影响,走上艺术之路。“祖父学问精深,风范儒雅,晚年回归乡里,对我专心培养,并时常以严格而面我”,得诚先生说。在祖父的培养下,得诚先生尚未上学前,就开始临摹楷书,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读物,良好的教育,使他在书法上进步飞快。进入小学之后,他用楷体书写的作业,被老师盛赞,因此作业被分发到全校各年级写仿。此后,祖父与父亲见他颇为长进,对其提高了要求标准,无形中为其书法打下了深厚基础。谈及此处,他颇有感慨地说:“学习书法,必须刻苦,对书法的教育也应从小抓起,少年时练习一天,抵得上现在练十天,也正是祖父辈的严格培养,日以继日的督促,才能让我这颗小树没长歪,并成了今天对社会有点用处的人才。”得诚先生言谈之间,始终存着一颗谦卑之心,或许这种心理是他至今都笔耕不辍的源动力之一吧。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风雨无阻的坚持,能粉碎一切的障碍。

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这年得诚先生高中毕业,却不得不回家务农。当时农耕还没有彻底实现机械化,百姓农活皆是心酸苦累,忙活一天,休息是头等大事,得诚先生却不然,晚上睡觉前总要临帖、读书,后出来做装卸工,生活更累,学习书法依然是他每天雷打不动的事情。勤奋的汗水,洒落兰州大地,多年的坚持,终于让他走向成功,成了当时代书法中的代表人物。

伴随一生的“兰亭”情结在浩淼的古代历史星空中,中国书法大家灿若群星,如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苏东坡等著名书法大家,影响了数以千万计的后来者,许多后世大师都曾在他们作品里吸取珍贵的滋养,得诚先生的书法就曾得益于一代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的“兰亭”神韵,中国书法的巅峰,历代公认不易学,却有很多的人去临摹,宋代赵孟頫经多年临写,成为后“兰亭”时代的成功者之一,赵孟頫之后,临“兰亭”有所成者渐少。得诚先生自小就对“兰亭”情有独钟,后来数十年如一日临写,锲而不舍,时至今日,无论尺幅小品,或是擘窠大字,均蕴含了几分“兰亭”神韵,其所书《岳阳楼记》也有了当代“兰亭”美誉。

提起得诚先生的“兰亭”情结缘由,他微笑着说:“王羲之的作品秀美流变,行云流水,便捷潇洒,深得我心,其字体深具‘中和之美’令我敬仰,其艺术造诣为古代书法的最顶点,符合我‘艺术要学就学最好’的信条,所以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临写‘兰亭’,乃至我一生创作,都在向‘兰亭’看齐。”

其实,得诚先生少年时,并不太懂“兰亭”

之妙,到中年期间,他认真研读了中国书法史和大量古今书法评论,用心临写、研究了草书、隶书、行书、碑帖等体,渐渐地对“兰亭”

神韵有所感悟,便开始着力求精,熔古铸今,形成了今天的书法风格——虽仿“兰亭”,却别具韵味。他的书法造诣已经从入帖境进入出贴境了,这就得益于他的“兰亭”情结。

书画同源 中和之美得诚先生深爱王羲之书法,谈访期间曾邀我观看他的《岳阳楼记》,笔法如高山飞瀑,秋月流云,似瑛娘舞袖,骏马奔腾,又若黄钟大吕,暗藏丝竹妙音,使人心旷神怡。向他说起我的感受,他答我说:“这就是书法‘中和之美’的魅力所在,这也是我喜欢临写‘兰亭’的重要原因之一。”

得诚先生爱“兰亭”,爱其中和之美。

说到此处,必先提及书画同源。中国字皆是由象形文字发展演变而来,最初的文字就是图画,即为“书画同源”,而后逐渐才从具象符号中发展提炼成抽象的文字,这种文字的转变过程,最早的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标准——“中和之美”。

历史发展到先秦时代,诸子百家争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中庸之道”,追求的就是“中和之美”;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无为而治”,追求的同样是“中和之美”;佛教中称释徒为“和尚”,为“尚和”之意,亦是“中和之美”的体现。就这样,“中和”的理念已经深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去了。

得诚先生崇尚“中和之美”,是对传统文人心境的一种超然的追求,即纯洁高尚,朴实无华,宁静淡泊,物我两忘、心如止水。

把做人的理论运用到作字之中,两两互相影响,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字如其人”。

得诚先生认为,学习书法的人都应当了解和掌握书法创作中的“四法”:笔法、墨法、字法、章法。“四法”是创造“中和之美”

的前提条件,同样也是书法呈现“中和之美”

的最佳路径。只有这样,书者才能从古代艺术大师作品中吸收营养,丰满书法的张力,并成就自身作品的个性。

“书匠”的箴言得诚先生话语不多,却字字锥心,入木三分,有拨开云雾见晴天之秒,使我受益匪浅。访谈将要结束时,我谦卑向他请教如我等未有童子功者学书,该如何学习书法。得诚先生告诉我说:“首先,进行长期、严格、规范化的基本功训练,先楷书,后行书,再草书;其次,有深刻、系统、全面的理论造诣,多翻阅书法理论书籍;最后,要多读书,树立自己的德行,培养丰富的情感。”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得诚先生诚然是有大学问之人,从他的言谈之中,我看到了他对向大众普及书法的企盼,这是书法家的一种责任,更是书法大师的优秀品格,中国正因为有了这些德行高尚的艺术家,才使得书法文化得以很好的传承下来,在今天的神州大地上遍地开花结果。

末了,先生写下学书三十二字口诀,作为我们临别箴言,我欢喜非常。后来,我将其作为书签,每每翻起,总想起自那个自谦为“书匠”的得诚先生。在此,便以先生赠送的口诀结束吧——“欲学行书,须临兰亭;精临百遍,始有认同;心追手摹,神交古人;长此以往,渐有长进。”

名家档案:王得诚,笔名夏兴,汉族,1947年1月出生,兰州市榆中县人。现为甘肃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员,兼任中国王羲之研究会艺术顾问、九州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画兰州分院名誉院长等。

其书法作品多次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国际商报》、《甘肃日报》、《艺术中华》、《现代城市竞争力》等报刊发表;在日、美、德、新、马、泰等国和港澳台地区展出;在北京、兰州、天水、乌鲁木齐、绍兴等地举办个展;书法被国家领导人、国际友人、各家人士,多所大学和省市级文史研究馆、图书馆收藏。

书法作品在国际过你额大赛中多次荣获大江。并荣获《国际艺术大师名人证书》和“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国际爱心慈善大使”、“国际金奖艺术家”等称号。传略及作品入选《世界名人录》、《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书法选集》、《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博览》等数十部大型典籍。

已出版发行专著《王得诚诗联选》和《王得诚诗联书法选》一、二辑。

文 / 谢辉 图 / 谢辉 申浩 鸣谢 / 繁星戏剧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世界上最神奇的心理健康课

作者:吴伟丽

《世界上最神奇的心理健康课》力图为大家献上一堂精彩的人生智慧课,滴水藏海,小中见大。有许多人生智慧故事很精彩,…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