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专访江苏著名书画家徐跃:问渠那得清如许 唯有临帖出神韵

时间:2015-04-17 16:40来源: 作者:记者 张行方 点击:
徐跃先生,字人雨,若雨,别号白梅园主,1959年9月出生于南京,祖籍江苏江阴人,大专文化,工艺美术师,特约书画家。 现为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南京分会会员, 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 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员, 中国书画艺委会会员, 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徐跃先生,字人雨,若雨,别号白梅园主,1959年9月出生于南京,祖籍江苏江阴人,大专文化,工艺美术师,特约书画家。

现为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南京分会会员,

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

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员,

中国书画艺委会会员,

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中国楹联书艺委会员,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博学会员,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

香港东方文化中心书画研究部研究员。

徐跃先生多次被授予“北京艺术交流中心”艺术家,“当代优秀书画艺术人才”,“当代中华文人书画艺术家”,“2003中国书坛200家”,“中国当代书画艺术杰作”,“新世纪中国当代书画艺术英才”,“中国勇于创新书画家”,“中国当代杰出艺术家”,“人民书画家”等称号。百度、中国书画名家专访、《半壁江》中文第一门户网、新华网都有报道。作品市场润格价每平尺8000——38000元。

近年来徐跃先生书画作品在国内外大型展赛屡获特等奖、金奖、银奖达数十次,同时被中美馆,各大省市院展馆展出和收藏。

其中书法作品入展于第四届全国中青展,连续两届(四、五届)被宁夏银川美术馆展出并收藏。

徐跃先生作品传略入载《中国人才世纪献辞典》第二卷,《中国当代创业人才》2000年珍藏版,《中国硬笔书法家辞典》,《世界华人书画篆刻大辞典》,《当代中国书画名家精粹博览》,《百年中国书画家名录》,《传世宝典——中国当代书画家精品集》,《盛世国风03’中国书画年展作品集》(书画卷),《全国梅兰竹菊中国画图录集》(梅卷),《当代中国书画名家精粹博览》,《百年中国书画家名录》,《中国当代实力派拍卖图集》A卷,《世界知名文化艺术家》等典籍。

徐跃先生戴着一副宽边眼睛,温文尔雅,不苟言笑,谈吐间显露出其博学多才,做事有条不紊,为人本分、厚道、宽容,一股文人雅趣充满全身,让人倍感亲切。

徐跃先生的书法,从北碑中求意趣,在个人创作上,进行了大胆地实践。其书法从碑刻中汲取营养,尤其是在《石门铭》、《泰山经石峪金刚经》诸碑中获得结字造型和用笔方法,其书法有纵横奇宕之气,笔画平长,内紧外松,转折多圆,运锋自然,结体舒张,具有大气磅礴、纵肆奇逸的艺术风格。有知名书法家评其书曰:“盖纯从朴取镜者,故能洗涤凡庸,独称风格,然肆而不蓄,矜而益张,不如其言之善也。”众所周知,明清以后,临帖成风,名家辈出。到了董其昌、王铎、傅山更是将临帖发挥到了极致。徐跃先生却独辟蹊径,主张学书贵有新意妙理,标新立异,在总结前代书法家成就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卑帖崇碑的观点,倡导习书者应上发六朝,称“凡魏碑,随取一家,皆足成体,尽合诸家,则为具美”,并身体力行。虽然这是他个人超前的审美观点,但对革除现代书法萎靡、徘徊、作秀的状态,丰富和完善书法艺术的表现语言,还是大有裨益的。

徐跃先生的书法大气磅礴、气势淋漓构成作品风格的主调,适应作品气势的表达,吸纳了书法大家康有为先生在创作形式上多取条幅、对联的特长,而尤喜泼墨淋漓的擘窠大字——榜书。徐跃先生对康有为先生的榜书素有研究,这似乎也是碑学家必须专擅的学问。在康有为先生《广艺舟双楫》中其别撰榜书一章,系统论述榜书的源流、特点,并指出榜书自古为难,其难有五:“一日执笔不同,二日运管不同,三日立身骤变,四日临仿难周,五日笔毫难精。”事实上,徐跃先生时下书法天资神纵的磅礴之势多源自对榜书的取摄,这种气势不是有意作出,而是出之于自然。表现在笔法上,虽然尽纵逸,但少有提顿而起止无迹,一派静穆之气,这无疑与他对榜书的深刻体悟有关。

徐跃先生的山水画作,在吸取诸代山水大家精髓的的基础上,广泛丰富自己的绘画视野,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

山水画唐代始于吴道子,成于李思训、李昭道的“山水之变”,其本质是由山水精神的追求转向山水意境的表现。王维以诗人的学养发挥画家的气质,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山水画意境表现中的一个准则——画中有诗,由精神而意境,不是垂直的历史线索的过渡,而是一个线索的分枝,是美学上的平行关系,山水画中意境问题的提出,是山水画在发展过程中侧重点的转变,是在美学上的完善。

五代宋初的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李成、范宽,完善了山水画的艺术表现,并把中国绘画中的山水画推向了一个历史的高峰,山水画在这一时期成为时代的主流艺术,被称为“百代标程”的五代宋初山水画,在表现领域中将山水的物理和技巧结合起来,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历史话题,传统山水画对精神和意境方面的关注经此而转向于技术层面——形式。

“元四家”不仅完善了山水画的水墨技法,而且因为时代的特点,为山水画在审美范畴内增添了“逸”的概念,这种具有明显时代特点的审美时尚,虽然有审美之外的社会原因,但却因为这一契机在山水画意境的领域内创造了一个新的标准,后世则将此推为最高的准则。

尽管文人画鄙薄技艺,但文人画在山水领域所提出的依附于“笔墨”的审美准则,却不能脱离一定技术的规范.绘画的形式与山水的程式,都建立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上,所以在南北分宗时,人们对它的划分与解释,也是以技术的标准来树立南宗的美学规范.山水画发展过程中的南北分宗,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也是山水画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以新的技术标准和美学规范来疏导发展过程中的无序状况,回归历史的传统,实际上已经表现了山水画的衰落.董其昌对现世的感叹,说明了其中的许多道理。

明清两代在山水的精神和意境方面已无能为力,在宋元的峰巅面前人们只有景仰和赞叹,为了挽回历史的颓势,董其昌打出了“复古”的旗帜,在一个过于强调笔墨和程式的时尚中,画家们只有穷毕生的精力“血战宋元”,人们只有通过“临”、“仿”、“抚”、“摹”来标识自己的传统渊源,确立自己的艺术价值。 “四王”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为山水画创造的最后的辉煌,最终消失在晚清的暮色中。

进入本世纪的后期,山水画在各种思潮中面临考验。所幸山水画并没有改为风景画以与世界接轨,现代人认同了山水画,无疑是确认了山水画的精神、意境和形式。因此,跨世纪的画家并没有放弃历史的责任,依然孜孜以求这具有悠久传统的艺术突破新的时空,但传统山水画艺术精神中的完善与充实,艺术形式的全面与多样,已使新的创造成为历史的极限,山水画的改观已是显而易见,山水画的变革更是历史的必然。

时代变了,山水画仍然不同于风景画。

纵观徐跃先生的书画创作,可以看出,徐跃先生的书画作品中处处流淌着古朴、厚重、俊逸、旷达的历史底蕴,把历史于现在融为一体,既不忘历史传承,又能够在保留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发扬光大祖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耕耘在黑白之间,方有了今天硕果累累的收获,受到了书画界朋友的肯定和赞扬,在书画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一方独特风景。

相信徐跃先生在未来的临池泼墨创作中,能够有更多的精品书画推向市场,创造更多的精彩。


顶一下
(8)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淘宝中国:祖国各地民俗物品的特征

作者:乐耕耘

在文化大发展的时代潮流中,我们应当更加关注祖国的传统文化,将其深入挖掘,创新,发扬光大。正是出于这种心情,我们…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