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最爱儿时老北京的小吃

时间:2013-04-08 07:27来源: 作者:佚名 点击:
  三大钱儿买好花,切糕鬼腿闹喳喳,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凉果糕炸甜耳朵,吊炉烧饼艾窝窝,叉子火烧刚卖得,又听硬面叫饽饽;烧麦馄饨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圆……

  三大钱儿买好花,切糕鬼腿闹喳喳,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凉果糕炸甜耳朵,吊炉烧饼艾窝窝,叉子火烧刚卖得,又听硬面叫饽饽;烧麦馄饨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圆……


  这些都是北京的小吃。这些小吃都有一个特点,大部分是清真的,所以在老北京比较流行。当然还不止这些。拣几样说说吧。


  面茶在北京小吃中,一般在午后售卖。喝面茶很讲究吃法,吃时不用筷、匙,要将面茶一手擎碗,沿着碗边转着喝,非老北京人恐怕无此“吃”的艺术了。转着喝的道理就在于每口面茶中都能品到麻酱和芝麻盐的香味。


  凉果又叫果脯,这些东西是用各种水果腌制风干。可以单吃,也可以做点心的时候加上一些。


  炸糕最有名的是天津耳朵眼的,要吃刚炸好的,那会里面的豆沙馅还是烫的。耳朵眼炸糕的馅比较细,加工讲究。京津相隔不远,在北京也比较常见。


  糖耳朵是也一种面食,因形状想耳朵而得名,又叫蜜麻花。这东西棕黄油亮,质地绵润松软,甜蜜可口。做的时候要放碱合适,没有酸口,炸得透,吃蜜均匀。


  吊炉烧饼其实是马蹄烧饼。是典型的清代小食品,寓意让臣民为统治者效“犬马之劳”。马蹄烧饼分“椒盐马蹄”和“水马蹄”两种,前者色红,故称“红马蹄”;后者色白,故称“白马蹄”。因阳用吊炉烤制而成,因此又通称“吊炉烧饼”。


  艾窝窝,北京传统风味小吃,每年农历春节前后,北京的小吃店要上这个品种,一直卖到夏末秋初,所以爱窝窝也属春秋品种,现在一年四季都有供应。不再多介绍了。


  叉子火烧原是山东烟台小吃,后传入北京。它要用冷水和面成面团,揉均匀,擀成大片,抹上一层油酥面、花椒盐,卷成圆柱形,揪成面剂,从四边一擀一叠,最后从一边叠好擀压成长方形,在正面粘上芝麻,放在鏊子(一种铁制、平面、中间稍凸起的烙铛)上先烙后烤,熟后呈黄色,特点面鼓起,香酥脆可口。


  硬面饽饽是过去北京小吃中夜间供应的一种面食。目前已经没什么地方买了。某年春节晚会上的老北京叫卖吆喝集锦中,有它的叫卖法:“硬面——饽饽”。(来源:onlylady女人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孽海花:封建知识分子的虚伪造作

作者:曾朴

  《孽海花》是一部当之无愧的文学名著。它的出版,曾于20世纪初期的文坛引起轰动,在不长的时间里,先后再版10余次…

发布者资料
紫竹枫林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5-05-05 06:05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