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县全旺镇的“发糕、酥饼”很有名气,有游客去了那里,品尝之后,回来便说:“到全旺旅游,就是不看景点,只吃一下当地的发糕、酥饼,也够过瘾了”。初听,不以为然,心想,发糕、酥饼嘛,各处都有,在江浙一带极为普通,值得大惊小怪吗? 这次到全旺考察,才知道全旺发糕、酥饼的不同于寻常。 据当地人说,全旺发糕是江浙一带发糕的发源地,始于明代。当年,村里有匠人到福建打工,将制作发糕的技艺也带到衢州,才逐渐漫延开来的。不过,“全旺发糕”最出名的典故,还是“朱元璋吃发糕”的故事,当地百姓说得有板有眼,令人不由信以为真。 相传,元末朱元璋起兵,为攻“铁衢州”,费时三年有余,仍攻城不下。一日,朱元璋兵败,为元军追赶,逃到全旺村,被元军团团围三天三夜,兵困粮尽。此时,村民以枣糕送给朱元璋充饥,得以逃脱元军追捕。后来,朱元璋登基,成为大明开国皇帝,仍念念不忘当年落难时,全旺百姓的救助,御赠“发糕”之名,意为,食此糕后,才有“大发大富”之时。因而“全旺发糕”才一时名扬四海。 全旺人制作发糕,已经有了四百多年历史,每逢喜庆节日,全镇乡民都有制作发糕的习俗。不仅发糕的“发”,寓意“发高”,有“步步高升”的吉祥之意,主要还是当地制作的发糕味道好、价钱廉。此糕,有三大特色,即,“香、软,糯”。 一般来说,全旺人做的发糕只供自家食用,招待来宾或馈赠亲友,不拿到市场上出售。 全旺发糕的制作方法,也有不同于别处的地方。原料为粳米、糯米(其中粳米约七成,糯米三成)搭配而成,先将米浸泡在山泉中约二至三天,然后,磨成水粉,加适量的糖、荤油、米酒搅拌成糊状,放入蒸笼经发酵、蒸熟即成。过去,全旺百姓大都用红糖或糖精制作发糕,所制发糕呈红褐色。现在,人们多数改用白糖,糕中渗入大枣、桂元、莲子、核桃仁、荔子等;出笼后,糕面洒糖桂花。因而,全旺发糕,吃时还有一股淡淡的枣味和桂花香。 全旺除了上述甜发糕之外,还有一种咸发糕,也为人们钟爱。咸发糕一般在发糕中渗进笋丝、香干丝、肉丝、香菇丝等,各种咸、甜发糕,虽然风味各不相同,但是质量大抵相当,要求做到“既香且软,糯而不粘牙”才算合格。全旺发糕,老幼皆宜。听说,城里不少饭店来全旺预订发糕,以佐到衢宾客。 全旺除了发糕声名在外,还有“酥饼”也很出名。当地人做酥饼已有百年历史,不少全旺乡亲在外打工,依靠制作酥饼这一手艺,闯荡大江南北。全旺酥饼的馅子,多半是咸菜拌以肉丁,再用面粉裹成圆形,饼面撒芝麻,放进土制的圆桶烘炉中,用炭火烘烤而成。 在全旺,刚烤好的酥饼售价五毛一只,其质量,以外香而内酥为上乘。当然,全旺还有许多其他“名食”,如灰碱糕、油炸果、油煎毛豆腐等,其味都要比发糕、酥饼略为逊色。 进入全旺镇,常见小店内有三、五个农人坐在桌旁,每人一碗黄酒,配上二、三只酥饼,慢条斯理,边饮,边嚼,其乐陶陶的样子,不由想到“农耕中国,乐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