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起,寒意浓,又到了一年一度羊肉飘香时节。
周末,我们一行数人到硖石的“中国皮革城”购了物,又去了徐志摩、蒋百里等海宁名人故居瞻仰,不觉已经夕阳西下。有人说,反正海宁离杭州不远。何不乘机去品尝一下响彻沪杭公路的一道名肴---海宁酥羊肉,如何?众人一致拍手叫好。
海宁虽是著名湖羊的原产地之一,但是羊肉并不是全年都能吃到,羊肉上市有节气时令。当地农民一定要等到秋分后才开宰肉羊,一直延续到次年清明后封刀存库。民谚有“隆冬羊羔佳酿话桑麻”之说。羊肉是秋冬佳肴。旧时, 秋后凡有贵客临门,主人一定要杀鸡宰羊才能显得礼周。海宁湖羊一向以个大、肉厚、味鲜而负盛名。清末民初时,硖石以一款酥羊大面风糜沪杭公路。入秋,商客只要途径海宁地面,首先想到的就是去品尝一下羊肉菜肴。
羊肉,不仅肉嫩味鲜,而且还是一道传统滋补佳肴。民间流传,中青年食后壮阳滋阴;老人能延年益寿;产妇学童吃了,还能健身补脑。因而,寒风起,羊肉香,已经成为杭嘉湖的一款乡土名肴。史载,硖石最著名的老字号羊庄饭店,要算锦霞饭馆的羊肉面了。还有,张家顺记红烧羊肉店也很出名。民国时期就已经食客如云,声名响彻全镇。
现在, 硖石街面羊肉馆仍采用传统工艺烹制,价廉, 味醇,故而人气特旺。
我们慕名前往,刚到店门,已是华灯初上。朝里张望,堂内灯火通明,人进人出,早已座无虚席。等候了好一会儿总算占到座位,还未坐定,阵阵羊肉香味飘然而至,大家不由垂涎欲滴。俗话说,羊肉好吃,臊气难挡。可是,硖石羊肉店不同于众,店堂中一般闻不到外埠羊汤饭店那股羊臊味。据说,原因是硖石人烧羊肉的方法有别于别处,他们已经积累了数百年的烹羊技艺。制作羊肉工艺独创,从餐馆选用肉羊开始,每一道工序都有讲究,一般不选陈年公羊或老母羊,而是挑选当年壮羊,肥瘦得当。
伙计告诉我们,只有这种羊成菜后,才能做到肉质嫩、脂肪少、吃口佳,因而特别叫座。
店里烹制的一款酥羊肉,方法独特,采用活杀、现烹、现卖。烧煮的各道工序都有分寸,一定要洗净,切成小块,叠放镬中,加水至满浸没羊肉。先用急火煮沸,盛入竹篓,冲去白沫和臊气;再放进镬中,配上黄酒、红曲、大料、酱油、红枣、姜片、桂皮等;大火煮沸,改文火;然后,放冰糖,煨一小时左右,待汤汁收浓后起锅。
此菜上桌,色泽红润,香而不腻,酥而不散,鲜而不臊,咸甜适口,令人回味无穷。
因而,现在冲这道菜而来的食客特多。伙计说,这里来的大多数是附近老食客,不少生客也是听人介绍专程赶来的。据介绍,店家经营此业已历数代,所烹羊肉,既保持了羊肉本味的鲜嫩,加上精心调理的家传手艺,所以成菜后,色、香、味俱全。近年来,酥羊肉声名鹊起,成为众口赞誉的硖石名肴。
海宁地处杭嘉湖东翼,刚好在杭州、嘉兴之间,背靠杭州湾,沪杭铁路\高速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农牧发达。古代,县治设在盐官,但是盐官靠近杭州湾,屡遭海潮侵蚀。古人将县城南迁至“双山夹水、擂石而起”的硖石,硖石之名由此而来。元天历二年(1329),先祖在钱塘江岸以块石擂砌海塘,“海患始得宁静”,人们又将县名改称海宁。
明清时期,硖石为江南四大米市之一。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助越王勾践夺得天下,偕美女西施云游四海,到达硖石,带来谷种、桑苗。硖石百姓自此尊范蠡为米业始祖;敬西施为蚕桑仙子。从此安居乐业,五谷登丰,使得餐饮业蒸蒸日上。因而,硖石向有江南美食之都称誉, 名菜名肴不计其数, 除了酥羊肉外, 还有南寺桥绉纱馄饨,中大街阿大红烧鸭夹肉;下东街夜粥、猪油栗子饭;米市阿炳春卷,及苏肉、糯米鸡、烤芋艿、松花糕、粢米饭、塔饼糕、糯米圆子等。其中缸肉酥羊面最有名气,以入口香酥鲜美,味中有味成为硖石名菜。
旧时,盐官地处钱塘江渡口,南宋时为京畿屏障,历代商业繁荣,牛羊猪兔鸡鸭六畜兴盛,家家养猪羊,户户晒皮毛。明代,硖石羊皮已列为贡品。当地畜牧业发达,不仅促进了餐饮业,而且也带动了海宁的另一副产品,皮革业兴盛。
近年来,海宁皮装业崛起,产量冠居全国。硖石中国皮革服装城享誉海内,大批中外客商前来洽谈生意。同时,也把海宁酥羊肉也一起捎到了全国。每年秋冬季节,到海宁观潮、买皮货、吃羊肉、品美味,已经成为“长三角”百姓的时尚举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