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石中有“玉”的传言,近一个月来,四川泸州合江县南滩镇的河滩上热闹非凡。上千村民开挖河道昼夜寻宝,河滩被挖得千疮百孔。17日下午,记者将村民赠与的两块“合江奇石”带去专业鉴定,结果仅是“一般的石英”,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这所谓的“长江玉石”在资深人士看来,不仅一文不值,更像是当年炒作的一次重演。 挖出石头卖不掉,挖石头的铁铲相当俏——这就是“合江奇石”的真相。当然也有人猜测,河滩上上演的“疯狂的石头”,很可能是一出幕后炒作的戏:低价收石加工,而以石中有“玉”的噱头,获取高额利润。2008年前后,还是原来的地方、还是原来的“奇石”,高价买石头而吃大亏的故事,并未走远。可见,一个子虚乌有的谣言,触动的是真金白银的小小产业链。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利益而走上河滩,是逐利的天性,似乎也上升不到道德鞭挞的地步。谣言往往三人成虎,加之利益链的煽风点火,更具蛊惑性。有人担心,河滩上的“淘宝客”会越来越多,最终引发生态环境的蝴蝶效应。这样的担心不算多余,却也未必需要太过夸张。一则,看看去“淘宝”的就知道,大多是周边的村民或“石头客”,传说再厉害,断不至于引发北上广的CEO们也加入挖石头的队伍。换句话说,凡事总有成本考量,谣言再厉害,石头脱不了手,终究会被真相所纠偏。 二则,从三五村民到上千人之众,总不是转眼就发生的事情。这中间,谣言开足马力,辟谣却几无作为。“合江奇石”的故事,就这么弄假成真了。可以设想的是,假设谣言传播初期,地方部门就能及时警醒村民,拿出靠谱的检测结论,何至于举家都养着几百斤的石头而欲卖无门?据称,合江县相关部门“正将样石送达权威部门机构鉴定”,而至于“有人靠卖石头赚了不少钱”的消息,已交由当地公安机关进行核实。遗憾的是,速度似乎总是慢半拍。 长江出奇石,但有价无市,终究只能敝帚自珍。奇石类投资不像贵金属,赝品不赝品姑且不谈,很难有个正规的估价与交易流程。不过,靠石吃石的事情,从来就不新鲜。比如浙江青田的青田石,也上演过“我为石狂”的故事。由于位置偏远、地势陡峭,再加上监管力量薄弱,私挖盗采并不鲜见。仅2012年5月5日、2013年8月30日,当地集中整治时,就制止了5处非法采矿点,拆除各类临时工棚5个,2013年以来丰门矿区因偷盗矿已有8人被判刑。类似疯狂,在台湾地区的“南田石”产地,也曾翻版上演。 论说起来,就像比特币骗局、郁金香骗局一样,“疯狂的石头”是谣言也好、是骗局也罢,本质都是冲着利欲撒下的网。从众心理之下,谁都不愿在捡便宜的路上比别人慢一步。好在据说眼下村民自发挖石,“还没有采用大型机械”,但不管怎么说,在这个资讯传播更快速、更多元的时代,权力部门以互联网+的速度去应对“谣言危机”,恐怕应该是常态的功夫。不然,等到河滩千疮百孔、甚至衍生诸多次生问题后再辟谣或治理,终究失了主动的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