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汉阳闹市街头、钟家村汉商银座的电子广告屏上,面向汉阳大道和鹦鹉大道两条主干道,同时滚动播放的一份名单,引起不少行人驻足观看,议论不断。这份被人们称为“黑名单”上的人,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欠债不还。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诚信,看似无形,却又无所不在;看似无用,却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汉阳街头大屏滚动晒“老赖”,用社会舆论、相关制度的力量让“老赖”当众献丑、受到信用惩戒,对潜在的“老赖”敲响了警钟。这一强化诚信建设的举措,值得各地借鉴。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之一。商鞅立木取信、曾子坚持杀猪教子,周恩来总理反复强调要“言必信,行必果”,并且身体力行。毛泽东同志曾多次讲到:共产党员应该“襟怀坦白,忠诚积极”、“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在这些“民族的脊梁”身上无不闪烁着诚信的耀眼光辉。 社会的运转必须靠诚信来维持,然而,不讲诚信的行为像“病毒”一样侵蚀着社会的肌体,像“沙尘暴”一样吞噬着信用的“绿洲”。逾期还款、的士拒载、产品不合格、车险报案次数多,种种不诚信的行为,使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安全感缺失,无疑增加了社会管理的成本。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整个社会诚信之风的形成,需要每一个公民思想上的自警、自省和行动上自律,需要人们坚守道德底线,慎独、慎权、慎微,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有所为又有所不为,把诚信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逐步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倡导诚信之风,只靠个人的自律还不够,还必须借助法律制度、社会舆论的力量形成震慑。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认为,诚信建设要想取得实效,必须在加强制度建设上下功夫,通过建立健全一整套引导人们自觉守信的长效机制,把失信行为关进制度的“笼子”,使诚信缺失问题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遏制和解决。 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重建诚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党和政府主导、又需要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在多方合力下“久久为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