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养儿为防老,儿女双全的八旬老人却缘何自杀命丧
时间:2012-03-15 23:47来源: 作者:守望月儿 点击:
次
在一个号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社会里,其实还是有太多的“老无所依、老无所养”,至少在城市与农村是存在差别的。当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医疗制度等等)的光芒普照大地时,不能排除的是有接受阳光的一面,也必然会有接受不到阳光的一面。其实,这也是一种
一大早,清静的小区内,传来“咚”的一声,院里散步的零星人群循声赶去,倒吸一口寒气,居民楼后,一老翁躺在水泥地上,身下一大摊血迹——他是从楼上掉下来的。经120现场鉴定,老人已死亡。警方调查得知,跳楼的老人年已八旬,生前长期被病痛折磨,跳楼前,老人还留下遗书称:不愿拖累经济不宽裕的儿女。(华商报3月14日)
据了解,这位坠楼的老人80岁,老家在清涧,老伴早已过世,生前长期患病,心脏做了搭桥手术,因不愿再受病痛折磨,遂选择轻生。据了解,老人一直跟儿子居住,三天前,儿女将老人接到西安要为他看病。民警在老人房间发现了一封遗书,证实老人是跳楼。遗书里,老人称自己长期病痛,苦不堪言。此外,儿女经济都不宽裕,他不愿拖累儿女,给他们带来太大经济压力,因此才选择跳楼自杀的。
一个年过八十的患病老人,为了不拖累子女们,居然选择了跳楼自杀。当死亡成了唯一的摆脱困境的方式时,一起又一起的悲剧又在向人们折射出哪些悲哀呢?
在一个号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社会里,其实还是有太多的“老无所依、老无所养”,至少在城市与农村是存在差别的。当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医疗制度等等)的光芒普照大地时,不能排除的是有接受阳光的一面,也必然会有接受不到阳光的一面。其实,这也是一种无法改变的现实,但是政府可以将这种现实带来的危害程度降低到最低。当然了这也不全是政府的责任,一个和谐社会的建立是需要诸多群体诸多因素共同参与才能完成的。
谈到医疗,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一个词语,那就是民生。民生是一个非常深邃的词语,因为它牵涉到了两个要素,一个是国家的脊梁——人民,一个是国家的前途——生存。因此,我们可以说民生工程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发展的和谐与否。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国老龄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如何保障这些老年人的利益,让他们有一个快乐的余生,是摆在中央以及地方各部门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今年的“两会”谈论的一个重点依旧是民生问题,这其中涉及到的诸如医疗制度、社会保障、教育问题等等,其实都可以归纳在民生问题的范畴之内。这也就给我们的执政者提出了一个艰苦的任务,虽说民生问题就区区四个字而已,但是其背后的诸多问题却是政府无法回避的。民生问题,远非会议上几十分钟的谈论那样简单,更重要的是如何真正得到贯彻落实。
额外多说一句,当前农村虽然也已经实施了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可是已经“变味了”。拿低保而言吧,什么样的人能拿到低保,这个标准不是参照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而是由基层的政府人员(村支书)说的算。于是,即便是基层村民自治了,即便是村民不纳皇粮了,基层的那些“蛀虫”们依旧有利可图!
值得庆祝的是今年政府财政预算中,民生支出占了21%,只是这1/5的GDP能否真正得到落实又是一个问题!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