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嘀嗒偷涨价:无效抗争背后的尴尬

时间:2015-07-25 13:38来源:科技蟹 作者:谢璞嘉措 点击:
51用车、嘀嗒的心态,我能理解。不过,还是开篇所言,作为媒体旁观者,我能理解并尊重51用车涨价与暂停补贴,但对嘀嗒“暗地提高里程数”的方式涨价有所保留。因为,这不够光明正大,甚至有欺诈消费者的嫌疑。

客观地说,我很同情51用车,并尊重它的决策——暂停补贴并客户端涨价。面对滴滴、快的合并后横扫市场的气势,开源节流,打持久战,是明智且无奈之举。

不过,我很厌恶,嘀嗒公司的做派——本周开始,微博与其他社交媒体上,大量网友吐槽,嘀嗒涨价,遗憾的是,它并不是光明正大的涨价,而是暗地里增加用户里程数。也就是说,嘀嗒用户,原本10公里的路程,现在突然变成了14公里。

除了客户端通过暗自增加里程涨价,嘀嗒也从20日开始取消了对司机的补贴,保留下评论补贴,具体执行办法是,每个车主必须得到乘客五星好评才能获得补贴,每天最高有四笔评价补贴。

此外,嘀嗒车主返现时间也开始延后,从原来的当天发放改变为现在的隔日发放。

与51用车的目的一样,嘀嗒遮遮掩掩的涨价与其他措施,亦是开源节流。目的,无非就是应对滴滴顺风车的竞争。

无论是51用车,亦或是嘀嗒,它们此举最直接原因就是,“缺钱”。无论是暗地涨价,是开源,取消补贴则是节流,而返现发放时间的更改,则是保障公司自身现金流的健康。

一位投资人称,嘀嗒在今年5月宣布融资1亿美元,但真是融资大概只有五六千万人民币到位。嘀嗒目前每个月大概有20万单,假设每单补贴15元,一个月也要烧掉9000万人民币。顺风车市场对于滴滴来说,并不是一个收入主战场,滴滴并不用在这一领域获得太多收入,但只要滴滴顺风车在,无论是嘀嗒,亦或是51用车,谁也不会有太多收入。

20万单、每单15元补贴,这也意味着,嘀嗒的上次融资,或许只能烧两个月。这是嘀嗒要暗地涨价,只留下评论补贴的原因所在。

出行市场,不分出租车、专车、快车与顺风车、大巴、地铁,对于客户而言,他们所需要的是——使命必达,高效、便捷且经济的出行。在提出“一站式出行平台”战略后,滴滴必然杀入顺风车市场。

从大的格局来说,顺风车市场,是个局部战争。整个战役,其实格局初定,合并之后,滴滴、快的横扫市场,一骑绝尘,是必然。它们要做的,是将一个个细分领域迅速做大,因为滴滴有势,居高临下。

数据印证了这一点,过去50天内,滴滴顺风车做了桔色星期一的活动,其订单量突破223万。在这一数字面前,51用车也好,嘀嗒也罢,一切的抗争都显得有些苍白。

出行市场,是场持久的资金之战,无论是融资能力、估值乃至造血能力,嘀嗒、51用车距离滴滴,相去太远、太远,云泥有别——前不久,滴滴融资20亿美元,现金储备高达35亿美元,而它的估值为150亿美元。

如此高的估值与现金储备,滴滴、快的两家平台先做出租车,再切专车、快车的路径选择,也决定了滴滴顺风车必然拥有此前任何对手无法逾越的竞争优势:有资金、有用户、有造血能力、还有强大的品牌与流量补给。

滴滴顺风车崛起,其实是滴滴平台三年势能释放的必然结果。

滴滴与快的合并后的可怕便是如此。在出行市场领域,鲜有对手能够与之抗衡,这其实也是其势能使然。很简单,滴滴迟早将会进入出行的细分领域,没有充分积累的创业企业,拿什么与之抗衡?是用户规模,是资金规模,还是流量与品牌?

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放手一搏,做最后的抵抗。

51用车、嘀嗒的心态,我能理解。不过,还是开篇所言,作为媒体旁观者,我能理解并尊重51用车涨价与暂停补贴,但对嘀嗒“暗地提高里程数”的方式涨价有所保留。因为,这不够光明正大,甚至有欺诈消费者的嫌疑。

《道士下山》里有句话,叫“恶念不是来自内心,而是不得志的生活”。

嘀嗒病急乱投医,争议中我看到的是,这个市场的血雨腥风,对手太过强大。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名人的磨难:伟大的精神

作者:冯俊科

 《名人的磨难》选取了古今中外众多名人的生平事迹,着力刻画了他们面对人生种种不幸依然奋斗不已的生命历程。作者以…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