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这玩意儿,既是个时间刻度,更是个习惯。习惯成规矩,老北京人觉得谁不守着就心里忐忑,加之年味是种旧味,是种正在流逝的滋味,所以攒得紧紧的。天南地北赶回来,几世同堂,天伦之乐,欢声笑语,吃喝玩乐,图的就是个热闹。 皇家吃仪式,百姓吃福气 清代皇家吃货过年,吃的是仪式,程序繁琐。 平时皇家搞分餐制,过年了要在乾清宫摆家宴:年三十儿晚,皇帝和后妃们进膳;正月初一晚,皇帝和皇子皇孙进膳,然后择日皇帝陪侍皇太后进膳。 年夜宴时座次排列乱不得。御宴桌为主席,摆在大殿的地平台上。台下,自北而南,依次排列臣属宴桌;自东而西,摆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等宴桌。进膳次序乱不得。先进皇帝热膳,再送后、妃、嫔等热膳;再进皇帝奶茶,随送后、妃、嫔等奶茶;又进皇帝酒膳,总管太监向皇帝跪进酒,皇帝饮后,再送后、妃、嫔等酒膳。 年三十儿晚子时,皇家新年第一餐吃饺子。先由总管太监引导,进行瞻拜仪式。但瞻拜没严格的时间规定,这事特考验御厨,必须信息灵通。清宫规定,元旦(古代新年第一天称为元旦)前后,皇帝出门、进门,得放纸炮作前导。御厨根据炮声远近,可以推测皇帝的行踪。当皇帝到昭仁殿,饺子要出锅,立马上膳桌。 皇帝吃完饺子,小太监用瓷碟盛饺子一个、红薹一块,供在昭仁殿的小佛堂前敬佛。 普通老北京吃货,过年将吃到牙疼。 祭灶用的糖瓜儿、麦芽糖等零嘴,小吃货敢吃,不怕灶王爷发怒。糖瓜儿就是关东糖,甜中略酸,老北京人巨爱。“五更饺子”,人人得吃,饺子寓意“更岁交子”。饺子又像元宝,包饺子就是包住福运。 年夜饭是老饕的狂欢极致,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炖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有豆腐、青菜等。北京不产鱼,旧时大户人家才吃鲤鱼。 荤素大菜吃毕,一家子围炉闲坐、守岁辞岁,唠嗑时,吃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果脯。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每天吃啥也有讲究。有民谣为证:“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团团转;初四吃米饭,破五的饺子要素馅儿;初六初七需吃鸡,初八初九牛羊肉;初十吃顿棒子粥;十一吃鱼,十二吃鸭;十三围坐吃对虾,十四大碗打卤面;十五家家闹元宵,打春要吃春卷炒鸡蛋。” 官员忙送礼,百姓送“利是” 如果你是明代的官员,年前得养好身体,倍儿棒,因为春节给上司送礼要排队。 脸皮薄的官员,搞雅送,送书——里面挖空,塞满金银。送礼时,口叙寒暄,双手授受,之乎者也,不动声色,超高档。 也有重口味的,送生活日用非常品。看似不起眼,实则精心雕琢。有人给某位江南御史进呈的,居然是一尊尿壶!上有双金刻丝花鸟人物。御史觉得太棒了。 大约方便时,有尊贵享受,有骑在别人头上尿尿的威风。 清高的官员,或者同级官员,送面子——贺年片。 贺年片在汉代称“谒”、“刺”,唐宋称“门状”。到明代,赠“贺年片”蔚然成风。明代的贺年片多用梅花笺纸,宽二寸,长三寸,上书贺词、姓名和地址,时称“片子”、“贺叶”。清康熙年间,通用红色硬纸的贺年片“红单”。 贺年片如果主人没亲自送,则称作“飞帖”。也有一些阔绰土豪,将拜年帖子放在小木匣中送人,称作“拜匣”,以示庄重。 老百姓更多是送“利是”,俗称“红包”或“封包”,包内裹银钱。这种“利是”包专供春节贺岁,见面互送吉利。清末,开始出现“利是封”,红纸上印有精美金字或图案。 乾隆做买卖,百姓赶庙会 清代,皇家开店做买卖,远不及明代盛炽,仅限于宫苑之内,有点类似当今的“高级俱乐部”、新春“嘉华年”。比如乾隆,不差钱,除了爱下江南,癖好之一是耍个乐子,过个心瘾,每逢新春在同乐园开设买卖街,为期9 天。 李岳瑞《春冰室野乘》说,乾隆的春节商业一条街,卖古玩,卖旧衣,开酒店茶楼,无所不备。还有挎着小筐卖瓜子的流动小贩。店主、摊贩都是太监,明码标价。大臣们游园,抢购,逛累了就进店喝茶饮酒。 早年间普通老北京过年,必玩的事儿是赶庙会。 庙会的市井味很浓,其中隆福寺和护国寺庙会名头最响,号称京城东、西二庙,不但有小吃、花会,还有星卜和技艺表演。最轻松的要数琉璃厂厂甸庙会。 游客如云,各种年货摊档鳞次栉比,一家挨着一家,一眼望不到边。厂甸庙会上的小吃品种繁多,极具特色。甜、咸、荤、素、稀、干、炸、煮、烤、烙、蒸、切、拌,无所不包。一米长的大糖葫芦,用山楂串成,外面刷糖稀,顶端插有花花绿绿的小旗,与大风车和空竹的嗡嗡叫声,将节日的气氛烘到最高。 黄亚明,诗人,专栏作家,文化批评人。在京华时报、东方文化周刊、大学生、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等30余家报刊开设专栏,出版有《别对世界撒娇》《好日子坏日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