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代马依风走京西

时间:2015-11-10 18:29来源:《北京旅游》杂志供稿 作者:背包客 旅人 林子 点击:
从零落的历史记载及现存的遗迹中会发现,所谓的京西古道既有羊肠小道、略宽的土道,也有片石铺墁的路面以及用石匠加工过的大条石铺面的大道。在那些层层叠叠的商运道、军用道、驿道、香道、御道、官山大道、乡间小道中,最主要的有北京到卢沟桥、庞村再到潭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永远难忘马致远的悲凉秋思,直到踏上京西古道,我才发现,原来真的有这样一条路,完完全全地符合这样的意境。正是我厌倦城市的纷繁复杂,逃避紧张忙乱时,突然闯入了你的怀抱,静默的乡村,千年的等待,仿佛遥远的地方仍有马蹄声咽。一年四季,春风、雷雨、海棠、瑞雪,不知你在等待着谁?是我吗?来了,来了,我来赴这千年的约……

京西道:听,那千年的回忆

我愈来愈感到,京西古道是一部书,字里行间都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自己才刚刚翻阅了一下目录而已。

——安全山《我与京西古道》

北京西部郊区,特别是西部的山区,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悠久的人文历史,将这些要素紧密相连起来的便是交通道路。在近代的公路、铁路修通以前,那些起过重要作用的土路、山路等,便被人们称作古道,在京西,便是京西古道。这绵延的古道以北京城为起点向西、向西北,穿过平原,穿越山峰和沟谷,一直进入山区腹地并延伸放射至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

京西古道的形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西郊这片区域的山脉大多于“燕山期”形成,自西向东延伸着的灵山——黄草梁——灰金坨——笔架山——军都山;白草畔——百花山——老龙窝——清水尖——妙峰山;水峪东大尖——酒漏子沟尖——铁坨山——九龙山—— 香峪大梁;马鞍山这四条山脉,在西南便赫然相连于一处,又是从北向南逐渐降低的趋势,山上修建的隘口,山脉之间的沟谷,便构筑成北京西北部的天然屏障,而利用隘口和沟谷又能够修建成便于人们行走的通道。

而自古以来,西北游牧部落、山区和平原的农耕部落便经常通过西山互通有无,甚至因为争夺资源而发生战争。据考古资料显示,门头沟区的桑峪、东胡林、小东宫等地出土过距今10 万年、1 万年及新石器晚期的人类活动物证。历史资料也显示,潭柘寺、戒台寺、灵岳寺、白瀑寺等古刹在晋、隋、唐时期已深入西山,到了明清时期,妙峰山顶进香活动更是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燕、汉、魏、明各时代修建的长城遗迹以及近代战争留下的旧址,更是西山兵家必争之地的重要证据。至于普通人的生活,煤炭、石灰、木柴以及琉璃、砂锅、农副产品等在辽、金、元时代以来便不停运往京城,尤其煤炭更是“京师百万人炊爨之用尤不可缺”,更是造就了阜成门“煤门”之功效。这一切,都离不开道路。

从零落的历史记载及现存的遗迹中会发现,所谓的京西古道既有羊肠小道、略宽的土道,也有片石铺墁的路面以及用石匠加工过的大条石铺面的大道。在那些层层叠叠的商运道、军用道、驿道、香道、御道、官山大道、乡间小道中,最主要的有北京到卢沟桥、庞村再到潭柘寺、戒台寺;北京到麻峪、门头沟、峰口庵、王平口;北京到三家店、琉璃渠、牛角岭、王平村、王平口;北京到香山、军庄、妙峰山,各条路再到深山斋堂地区的这几条古道。而赫赫有名的妙峰山进香道又有老北道、北道、中道、中南道、南道、西道等,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古商道:马蹄声声

出了阜成门一直向西,就到了模式口。模式口以前的名字叫磨石口,因出产上好的磨刀石而得名。1922 年,这个小村庄成为老北平郊区第一个通上电的村庄,于是在第二年改名为模式口。这一带的人们饲养着极多的骆驼。老舍先生笔下的祥子正是由于被当兵的抓差到了这里,偷了三匹骆驼逃命才有了骆驼祥子的绰号。

出模式口,古道便继续蜿蜒西行,从三家店跨过永定河,然后到达琉璃渠。

三家店建成于辽代以前,因开始时建有三家客店而得名。这里是出西山后最初的平原地带,从而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煤运集散地。

在明清时期,这里便是京西古道上最热闹繁盛的村落之一,街市上五行八作,大小买卖商铺二百多家,其中仅煤厂就有二三十家。

自西北蜿蜒而来的永定河在三家店的村西口流淌了千年,形成了当年京西古道上最大的一个古渡口。早在明万历年间,为了运煤,人们便在河上架起了木板桥,1921 年,北洋政府拨款,横跨永定河修建了这座由法国人设计的北京地区最早的水泥桥。

跨过永定河便到了西山脚下的琉璃之乡——琉璃渠村,这里在明清时被称为琉璃局。明初扩建京城、筑造宫殿所用的大量琉璃砖瓦,有一半便产自琉璃局。清乾隆年间,北京城内的琉璃厂撤销合并到了琉璃局,这就让琉璃砖窑的炉火一直旺盛地烧到了今天。

古道穿琉璃渠而出之后又继续西去,它翻山越岭,串起一个个古老的村落,直到王平口。

很早之前,每到秋季,京城内外的有钱人家便开始忙着买牛套车,前往西山窑头采买煤炭。一般情况下,人们从“煤门”阜成门出城,一直西去,便踏上了进入西山的大路。

从模式口往西北方向经三家店、琉璃渠到王平口的古道,就是西山大路的北道。从模式口向西,经麻峪跨永定河过峰口庵到王平口的古道,这是西山大路的中道。据说在五代时,军阀刘仁恭在这里占山为王,设置玉河县并修通了这条路,因而,这条路也称之为玉河古道。

在古道的中段,有一个地方叫圈门,从圈门一直往西到峰口庵是一条大约7 公里长的沟谷,当地人称之为门头沟,今天北京门头沟区的名字便是由此而来。

圈门之所以得名就是因为村口那座带券洞的过街楼,而这过街楼便是门头沟之门。

这里可以说是京西煤业的发祥地。以前老北京人说:“家有一口粥,不上门头沟”,这说的就是到圈门一带走窑的活儿。

古道穿过圈门,顺着被称为门头沟的沟谷前行,就到了京西第一要隘峰口庵。登上峰口庵关城,远眺,只见青山揽翠,沟壑藏金。在古代,京西产煤的窑地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大多分布在峰口庵以西的山区,于是,西山大路的中道在冬天来临之际便几乎是全天运行,作为必经之地的峰口庵更是车马云集,畜蹄日月不息地蹬踩踢踏,便留下了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的蹄窝,历经七八百年至今仍可见。尤其是在距离关城西南大约二百米的山岗处,13 米长的小路上密集凹陷着一百多个蹄窝。

据历史记载,从今天石景山区的庞村也有一条进入西山的大路,这便是西山大路的南道,这条南道在中途与中道会合后直奔王平口,从而北、中、南三条古道在王平口聚合为一,然后继续延伸西去。王平口这一咽喉要地,便称之为“过山总路”。

在王平口的东边,有一个小小的村子安家滩。这里不仅产煤,更是京郊闻名的砂锅产地。

元末明初时,北京城曾有“砂锅做饭斗量柴”的说法,受这个传闻影响,明太祖朱元璋便认为元大都太穷,不想在这里建都,转而将它封给了四皇子朱棣。事实上,朱元璋的认识是完全错误的,砂锅是用沙子黏土烧制的锅,煮饭很香;而“斗量柴”则指的是煤,他放弃的实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富庶之地。

出了王平口,在山路中曲折行进四十多里,便到了斋堂。这里早在唐代贞观年间便建有寺庙,僧人们常常施粥行善,从而得名斋堂。

过了斋堂,古道由西行折向西北,途经爨底下村,这里是北京郊区最好地保留了清代村落风貌的地方,今日,这里几乎家家开客店、户户飘酒旗,就如从前的古道驿站,让人仿佛身处昨日。

古道从爨底下北侧上山,过天津关,出山口进河北的怀来盆地然后远去。向西北,可经宣化、张家口到内蒙古;向西,可过蔚县进山西。由此,京西古道东连帝京,西通塞外,成为过去京西的重要出塞道路。

古香道:妙峰朝圣

北京西山的群峰之中隐藏着众多寺庙。

潭柘寺、戒台寺、九龙山和百花山的娘娘庙,乃至颇负盛名的妙峰山,从古时起,便是京西一带民众祭祀社神的圣地,从而遗存了记载着宗教与民俗活动印迹的进香古道。

戒台寺始建于隋代,被称为“神州第一坛”。

从明清时期开始,每到四月花开时节,各地香客便来此朝佛进香。周遭的百姓也前来耍戒坛、赶庙会,游春踏青,“古道青山杨柳暗,马蹄单绕寺门烟”。

到潭柘寺和戒台寺进香的道路大体上有两条。一条从卢沟桥起,经长辛店西行上山,穿石佛村而至石牌坊到戒台寺,然后翻越西峰岭,走过几个村庄,便能到达潭柘寺。

一直到今日,这条已被108 国道覆盖的山路中,还比较完好地保存着从石佛村到戒台寺之间长约两公里的古道。这段古道比较平缓,易于行走,据说清代康熙和乾隆皇帝到戒台寺进香时,走的就是这条古道,当地人称之为御道。在这条古道上,还有路边山崖上的摩崖造像引人驻足。当年赶往戒台寺烧香的善男信女们走到这里,已是未到寺庙先拜佛。石佛村便是因此得名。

另一条进香道其实就是西山大路的南道,它越过西峰岭后与卢潭古道会合直达潭柘寺。

据《宛蜀杂记》记载,戒台寺庙会期间,“天下游僧毕会,商贾辐辏,其旁有地名秋坡,倾国妓女竟往逐焉,俗云赶秋坡”。明代,赶秋坡的妓女们在古道途经过的岢萝坨村集资修建了一座汉白玉单孔石拱桥,人们称之为娼妓桥,这古老的石桥便在默默地见证着古道的繁华和时代的变迁。

西山中另一处香火旺盛之地便是妙峰山。到妙峰山娘娘庙进香的古道多达六条,可见其香火之旺。古香道上的标志性建筑便是茶棚。当时,很多殷实人家出钱在路边支棚结彩,烧粥煮茶招待进香者,每隔数里便能见一座茶棚。琉璃渠村的万缘同善茶棚便是其中最大也是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

古香道上,山间铃响香客来,络绎前行的人们一路朝顶进香;山路两旁,摊棚林立;人来车往,热闹至极。而今,花开四月,妙峰山上的活动依然精彩,来此游玩的人们也有幸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

古军道:边塞烽火

苍莽的西山自古就是北京的西部边陲。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写给女孩子看的女性故事

作者:涂滢

几千年的人类历史,不仅涌现出了无数杰出的英雄人物,其中包括无数个巾帼英雄,有了她们,历史才显得更加辉煌、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