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北京绢人:华丽的中国娃娃

时间:2016-01-04 11:38来源:《北京旅游》杂志供稿 作者:夏芝 点击:
做北京绢人,要先要用铁丝做好骨架,头部要制头模,然后一层层往上糊棉布、丝织物和纱。每糊完一层,需等到晾干后再继续糊下一层,所以特别费时。一定要把握好晾的时间,既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才能保证脸部“皮肤”的平整细腻。待头部晾干后,继续画出眼睛

在北京众多的旅游纪念品商店中,游客们总是被精致的北京绢人所吸引。那英姿飒爽的花木兰、妩媚动人的林黛玉、戎装在身的穆桂英,每一个都令人爱不释手。它们绰约多姿的造型、栩栩如生的表情、色彩绚烂的华衣……每一个细节都是那么的细腻生动,充满着浓浓的北京风情。这就是北京绢人,华丽的中国娃娃。

王妃们的玩具

三月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来到北京绢人大师滑树林的工作室。当我望着他展柜里的作品时,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北京绢人。那栩栩如生的人物表情,那微缩的华丽服饰,那充满神韵的人物造型……竟是如此的细腻与生动。不自觉间,我想到了前不久给女儿买的精品芭比娃娃,那与北京绢人相比简直就是“山寨货”了。

滑树林说现在很多人不了解绢人的历史,只是看到很多商店在贩卖,就以为绢人是老北京的传统民间工艺。其实,在历史中,北京绢人属于皇亲国戚这类特定人群把玩观赏的“玩意”,普通百姓难得一见。绢人工艺品的主要消费者是后宫的王妃们,在建国后北京绢人才大规模的来到北京民间。

生于宫廷的绢人自然秉承着宫廷工艺品的最大特性,没有最贵,只有更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北京绢人极高的艺术价值。首先,从材料方面来说,宫中的丝绢绸缎堆积如山,艺人们用全国最好的材料制作绢人;其次,从艺术价值来说,皇宫中有着中国最好的宫廷戏曲、歌舞等,为绢人制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再者,宫廷艺人与民间艺人相比,大多数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总体而言,北京绢人这项艺术形式早在形成初期就固定在一个很高的起点上。

不过,遍布北京旅游景区的北京绢人却没有明确的历史起源,滑树林说绢人的起源是一个谜题。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期,民间开始出现“剪绫为人,裁锦为衣,彩结人形”的布偶,这应该便是最早的绢人雏形。然而,滑树林并不相信绢人起源于北宋。他说从传说中的尧、舜、禹开始,自针织物有了美观、装饰作用,绢人的雏形就应该出现了。不管如何,这一技艺的历史可追溯到比北宋更加久远的年代。

细节的胜利

六十四岁的滑树林,思维方式远超出我的预料,他比我这个80 后更新潮。他说人们习惯了传统与现代分割,人们在观念中就先将绢人定位于传统工艺,但传统与现代是一脉相承的。滑树林举例说,中国的孩子们不一定知道北京绢人,但大多数孩子都知道芭比娃娃,芭比娃娃就是时尚的代名词。其实芭比娃娃并不年轻,与滑树林生于同一时代——20 世纪50 年代。有趣的是,当西方的芭比娃娃来到东方时,东方的日本绢人也进入了西方。日本绢人就是穿着和服,梳日本发式,反映日本传统风情的娃娃。其实,享誉西方的日本绢人是从中国的绢人演变而来的。不过,日本绢人仅衣服以绢制成,而北京绢人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全部采用丝绢,以金属丝做骨、棉花为肌、纱做皮肤,经雕塑、彩绘、服装、头饰、道具和描画点睛等十道工序制作而成。

从事了一辈子绢塑艺术的滑树林看到现在到处贩卖的北京绢人,心中五味杂陈。

滑树林打从心底里热爱北京绢人,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拥有北京绢人,他也坚定地认为以商促艺是正确的。只有北京绢人有了良好的经济收益,才能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但是,现在很多“北京绢人”真的难以称为北京绢人。滑树林拿着他的北京绢人作品问我,和小商店里的北京绢人有什么不同。我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两种北京绢人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但我一时又说不上来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滑树林说从整体上看,市场上的绢人与手工制作的绢人在造型上并没有差异,差就差在细节。

从北京绢人技艺水平来说,工厂的绢人太粗糙了,人物表情形态也大同小异,而北京绢人技艺最难的地方就在人物表情与形态。“北京绢人属于三维立体软变形工艺,很难驾御。”滑树林拿起一个绢人继续说,“一个绢人身上集软变形技能绢花、宫灯、绢扇等于一体,最难的就在人物头部与手部。”

做北京绢人,要先要用铁丝做好骨架,头部要制头模,然后一层层往上糊棉布、丝织物和纱。每糊完一层,需等到晾干后再继续糊下一层,所以特别费时。一定要把握好晾的时间,既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才能保证脸部“皮肤”的平整细腻。待头部晾干后,继续画出眼睛、睫毛、嘴唇,再扑上腮红、眼影。最后,还需在制好的头部“空壳”模子中填充棉花等物。

给绢人做手更繁琐,除了需要高超的技艺,还需要耐心。先用5根细铁丝做骨架,然后缠上脱脂棉绕成手指的形状,再用绢缝个微小手套,每根手指宽还不到2 毫米,得将它翻过来套在骨架上。再扭制出各种手型,有的还需染红指甲、戴戒指。所有这些工序,都得在不到2 厘米见方的丝织布上完成,且不能露纱头和针脚,凝聚了中国传统塑型艺术的精华。

大师的毅力

小时候,滑树林喜欢围着爱好刺绣、剪窗花、缝缝补补的母亲转悠,爱摆弄针头线脑。为此,他没少受挖苦:“一个秃小子,不学点儿正经的,天天着迷绣花、剪纸、碎布,这辈子没多大出息!”但是,滑树林就是喜欢。

成年后,22 岁的滑树林进入北京绢塑厂工作。

他不断地研究绢塑艺术,不久就当上了北京绢塑厂的厂长。但是,厂长的工作非常忙碌。

而滑树林对绢人的热爱一直充满着激情,他想外出采风,还想拜访各地的民间艺人,把绢人做大做精。可当了厂长后,这些想法很难实现。于是,在那个年代,1985 年,滑树林居然辞了工作,自己办起了绢人工作室,开始了潜心研究。

为了拓展人物的造型、服装、头饰和色彩的搭配,滑树林不介意成为“捡破烂儿”的。

平时生活中但凡看到精致的包装盒、画报、扑克牌或是有仕女图案值得参考的纸片,他都会收集起来。正是这些积累的图册资料,为他今后创作北京绢人仕女系列作品提供了宝贵的灵感。他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改革创新北京绢人工艺,不断深入新的领域和题材,使北京绢人从一个濒临消失的传统工艺品发展到今天拥有古装仕女、京剧人物造型及民间传说人物等多门类的旅游工艺品。

2001年,滑树林代表作品《杨贵妃》,在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作品大赛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被评为金奖。但和其他传统工艺一样,滑树林也担心自己技艺的传承问题。

滑树林感慨地说,别看现在北京绢人一个能卖三四千元,市场上供不应求。殊不知它的制作周期长,商业利润很小。很多学徒觉得没前途,改行卖保险去了。自己现在特别希望能有几个专职想学这个的,踏踏实实地学,把北京绢人好好地传承下去。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请恕我永久缺席:影响人类历史的60位名人墓志铭

作者:祈莫昕

本书主要辑录了60位世界名人的墓志铭,通过这些个性非常的文字,彰显他们曾影响世界重要进程的不凡生命意义。其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