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皮影:雕刻传统 控舞光影

时间:2016-02-19 09:30来源:《北京旅游》杂志供稿 作者:曹金良 点击:
几块小小的人偶,一方幕布,几盏光源,在如此简陋的道具之下,皮影戏的艺人们充分展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通过灯影的投射,配合娓娓道来的当地韵味的解说,前朝的正史野传、浪漫的才子佳人、治国的文成武略,都在一方小小的幕布之上生动呈现。虽然看到的只是剪

皮影戏,这种有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艺术,以光影作画,用简单的道具,演绎出人间百态。对于皮影艺人来说,完整的皮影艺术,除了配合皮影表演的唱腔、剧情呈现外,还有融合了传统和历史的皮影制作。二者合一,才是完整的皮影艺术。

光影舞蹈 演义百家

典故流传,皮影的最初起源,来自汉武帝和他的爱妃李夫人的故事。当年,李夫人染疾病故,汉武帝思念情切,精神颓废,无心朝政。

对于普通的民众来说,皮影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但是究竟能有多久远的历史,恐怕就没几个人能说清楚了。有文字资料的记载考证,这门汉族民间的古老艺术,至今已有2000 多年的历史。

典故流传,皮影的最初起源,来自汉武帝和他的爱妃李夫人的故事。当年,李夫人染疾病故,汉武帝思念情切,精神颓废,无心朝政。朝中官员李少翁一日出门偶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阳光将布偶的影子投在地上,有了更逼真的感觉。于是,李少翁用绵帛裁成李夫人的剪影,而后涂上色彩,并在手脚等关节处装上了可操纵的木杆。夜深人静,用灯烛投影演给汉武帝观看,思念心切的汉武帝龙颜大悦。据说,这段历史被认为是皮影戏的最早起源。

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

皮影戏表演的道具非常简单,几块用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通过蜡烛等光源的照射,将影子投射在幕布之上。躲在幕布后面操控皮影的艺人们,一边用手操作人偶剪影,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或唱或讲述,再配以打击乐器或弦乐,让单调的表演内容和表演形式,变得饱满而生机勃勃,浓郁着强烈的乡土气息。

几块小小的人偶,一方幕布,几盏光源,在如此简陋的道具之下,皮影戏的艺人们充分展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通过灯影的投射,配合娓娓道来的当地韵味的解说,前朝的正史野传、浪漫的才子佳人、治国的文成武略,都在一方小小的幕布之上生动呈现。虽然看到的只是剪影,但是却给人无尽联想。

可以说,皮影戏其实是艺人们的光影舞蹈,这看似单调而极简的道具,却能演义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寻常百姓的悲欢离合、人情冷暖,充分展示了民间艺人们丰富的生活阅历和艺术表现能力。皮影戏,来自于民间,通过一代代艺人们的演进和口口相传,最终成为一门蕴育了中国传统的艺术,这也是对幕后艺人的褒扬和赞许。

随着社会的发展,皮影戏也在逐渐演变,但和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相比,这种根植于民间的传统艺术,发展的速度相对缓慢而倔强。皮影戏又被称为“影子戏”、“灯影戏”,在老北京则被称为“驴皮影”。

一个“驴”字,也能看出皮影戏傀儡的制作材质。

其实,当今常被人称呼的“皮影”,并非单指皮影的人偶或表演形式,而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制品的通用称呼,这其中也包括场景、道具等。抛开皮影戏过程中艺人的表演形式,其实仅仅只是皮影的人偶,就是一门让人着迷的艺术。

牛皮为纸 刻刀走画

雕刻人物皮影时,并非整块皮影的厚度都一样,而是从上到下逐渐增厚:人物的上身薄,身体稍厚,腿部更厚,呈现逐渐增厚的过程。

和一些其他的木刻、石刻、玉刻艺术相比,皮影的制作材质比较特殊,它使用牛皮、驴皮等动物的皮毛,刮去毛、油脂等附属物后,再经过一系列的制作过程,最终经过精雕细琢,始成皮影的精美作品。

毛忠博,17 岁开始学习皮影艺术,和其他皮影艺人相比,他的经历融合了两派皮影艺人的精华。

严格意义上说,毛忠博是北京皮影“路家班”的第七代传人,深得北京皮影制作的真谛。但同时,毛忠博也是皮影雕刻唯一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汪天稳的关门弟子,对西北风格的皮影雕刻和制作了然于胸。

辽阔的地域特色,让中国各地的皮影各具特色,但是在皮影的制作中,虽然选用的材料各有所长,但程序却很相似,一般都是经过选皮、画稿、雕刻、熨平等过程。皮影的制作过程,充满了艺人内心的沉静,也是一个复杂而奇妙的过程。据说,皮影的艺术创意里,其实投射出中国汉代的帛画、画像石、画像砖,以及唐代、宋代寺院壁画手法与风格的影子。

一件皮影艺术作品,从最初的皮毛到最终的成品,一般要经历选皮、画稿、过稿、雕刻、上色、熨平、刷油、连缀等过程,每一步都讲究而精致。其中,第一步的选皮是基础,一般是以牛皮为主,三到五岁的牛的皮质最好。同时,牛最好是健康,因为如果是病死的牛,其皮质就会有淤血,最终导致皮影缺少光泽,柔韧度也会欠缺。

雕刻人物皮影时,并非整块皮影的厚度都一样,而是从上到下逐渐增厚:人物的上身薄,身体稍厚,腿部更厚,呈现逐渐增厚的过程。这样的目的是增加人偶的沉坠感,在表演时不会发飘,呈现出美感。

一件皮影作品,看起来只是剪影造型,比较简单,但是实际制作起来,却对皮影艺人的要求极高。皮影一般有用来表演的和用来收藏的艺术品之分,其中,用来表演的人偶比较简单,一般三天左右可以雕刻出一个,其中稍微复杂点的要刻数千刀才能成型。如果是用作收藏的艺术品的皮影,则需要精雕细琢的数万刀。

毛忠博说,其实在皮影制作的过程中,各地的工艺特色,也折射出当地艺人的智慧,不同的雕刻工艺和工具选择,更是一代代匠人的心血凝结。对于北京的皮影艺人来说,一把刀便可雕刻,雕刻时所用的垫板为蜡版。运刀时,用刀将皮质扎在蜡板上,操作刀向前运动;但对于汪天稳大师这样的西北的艺人来说,他们仅刀具便有数十把,不同的雕刻对象,选取不同的刻刀。他们所用的垫板为坚硬的枣木材质,运刀时刀不动,而是拉动皮质运动,这叫做“推皮走刀”。

传统艺术 现代理念

每到周二、周四、周六的晚上8 点,位于什刹海胡同中的皮影主题酒店大堂内的皮影舞台上,都会上演一台精彩的皮影表演,表演的内容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西游记》和《梁祝》。但是,这两部戏的导演,却是一位喜爱皮影艺术的外国人。

今天,当传统的艺术在思考发展之时,皮影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最具老北京代表之一的什刹海胡同中,用一种时尚而现代的形式,与现代艺术融合,吸引更多爱好皮影的人关注。

裴文喆,一个生于北京、长于胡同四合院、留学于美国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有着执着与热爱。在国外的几年,无论走到哪里,他都深深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的影响力,这与国内一些传统艺术境遇窘迫反差强烈。仅从皮影艺术来说,清末时从事皮影的艺人达六七万之众,及至今天已不足千人。

于是,位于什刹海松树街四合院内的皮影主题酒店,以皮影为主线,串起皮影和现代艺术的珠链,打造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皮影交流的平台。

为了使皮影艺术从传统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让更多的人喜欢、了解、收藏,裴文喆找到国家唯一的皮影工艺美术大师汪天稳。早在20 年前,汪天稳的作品《文成公主》便被人民大会堂收藏,世界最高的皮影《窦尔敦》也出自其手。彼时,汪天稳也深感中国皮影艺术传承道路的艰辛,因此俩人一拍即合,把汪天稳的北京工作室落在了什刹海皮影主题酒店。

由于年事已高的汪天稳不能常驻皮影酒店工作室,偶然的机会,裴文喆遇到了毛忠博,此事的毛忠博正面临另谋职业的考虑,因为从事皮影艺术13年来,虽然心中有着皮影梦,但却感觉方向不明。

于是,毛忠博成为驻店的皮影艺人,并被汪天稳收为关门弟子。在这里,毛忠博可以继续他所喜爱的皮影制作和表演,而皮影这一艺术,也在现代的酒店环境和传播途径中,得到新的发展和前进。

漫步皮影主题酒店,这里洋溢着浓郁的皮影艺术的风格,这里尤其成为喜爱皮影的外国人的聚集之地。其中,从事光影艺术近50 年的美国光影导演Larry,便深深爱上了这里,爱上了中国的皮影艺术。

于是在他的指导之下,中国家喻户晓的两个传说《西游记之大战盘丝洞》、《梁山伯与祝英台》,经过整合西方现代舞台效果,都成为皮影主题酒店舞台上的保留剧目。

顶一下
(1)
50%
踩一下
(1)
5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物联网商业思维: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

作者:周鹏辉

本书从物联网的重要性和对未来市场所产生的势在必得的影响入手,详细介绍了同民生以及商业化有关的如智能家居、可穿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