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丹青神妙 赤子情长

时间:2016-02-02 09:45来源:《北京旅游》杂志供稿 作者:谢辉 点击:
生活必须维系,我曾到饭店做洗碗工,拿着300 元的微薄工资,一干就是半年,后又去服装厂做活,干了两年,生活才渐渐地安定,才让我有了时间去学习艺术。”很难想象一个女孩离别家乡,主动将自己逼上绝地,是需要多大的勇气。这是对穷困生活的抗争、美好生活的

北京,承载了太多北漂们的梦想。从地下通道中的流浪歌手到行色匆匆的IT精英,北漂一族是叙述北京决不能错过的一大群体,他们往往是揣着七彩梦想,孤身离别家乡,在这座城市中打拼,经历百般锤炼,逐渐走向成功。尹子菁就是这类群体中的一个,18岁离别家乡,20余载努力打拼,终凭绝妙丹青脱群而出,成了一位名气远播的艺术家,采访她时,我曾为她神奇而又曲折的艺术之路所打动,亦被其朴实无华的故乡情结而感动。

神笔马良催生的梦想

她向往着马良的神笔,在广袤雄奇的山野中,以大山做纸,树枝为笔,涂抹着中国版的《星空》《呐喊》……

尹子菁,生在云南宣威得禄乡中的贫困山村。

出生后,父母为她起名“尹树珍”,视她如珍宝,给予万千呵护。可是,贫困的农村家庭给予她的关爱毕竟有限,稍稍长大以后,便开始帮着家里做家务,放牛羊。

当然,如果生活就这么继续,就没有现在的一切了。童年时的尹子菁,在绘画上表现出了超群的天赋,她去山上放牛的时候,常常拿树枝在地上画画,山上的树木、花鸟,乃至迎面走来的行人都成了她树枝下的素材,并且画什么像什么。时间久了,父母们知道了她绘画特长,以为是天上的文魁星显灵,心底多了许欣慰。

在笔者看来,大多数人的童年都是在捉迷藏、玩弹弓、跳皮筋中度过,对于尹子菁这种特别的爱好,不由充满疑问。提及此处时,尹子菁答说:“小时候家里没有钱,想要的东西都买不了,就梦想着自己能像书本里的神笔马良一样,画什么便会拥有什么,就开始不断地去画,希望自己能拥有梦想中的东西。”就这样,她向往着马良的神笔,在广袤雄奇的山野中,以大山做纸,树枝为笔,涂抹着中国版的《星空》《呐喊》……几年后,尹子菁考上初中,三年的初中生活一瞬而逝,往事如旧梦风吹无影踪,但初一时唯一的一堂艺术课,是她一辈子都挥之不去的。她充满回忆地说:“我特别特别喜欢上艺术课,可惜当初教学条件不好,仅上了一节课,上课那天,老师教我画的是一个白族女人,使我更加地热爱绘画,所以那堂课至今我都难以忘记。”

神笔马良催生梦想,雄奇山川启蒙艺术路。在艰苦的环境中,年幼的尹子菁堪比小小男子汉,她坚持不懈的努力,不知使今日多少身处温室中的花朵感到汗颜。

最难忘北漂生活

“儿行千里母担忧”,离别家乡,奔向一个陌生的地方,需要莫大的勇气和亲情的决绝。一首《我爱北京天安门》,使幼时的尹子菁对北京充满了向往,她曾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走出大山,到北京去看一看。1991 年,她在没有告诉家人的情况下,独自走出家门,到火车站买了一张85 块钱的车票,站了三天三夜,来到了北京,从此她的人生路变得精彩起来。

回忆是通往过去的邮票。提及这段经历,尹子菁感慨万千,“由于在车上站的太久,当我出站的时候,双脚肿大无气力啊,简直不能走路。出站之后,北京于我就是一个陌生的城市,我举目无亲,感到十分害怕恐惧。起初,我为了克服这种恐惧,不停地为自己打气‘必须要有所成就,使这座城市拥有自己的位置’并且还写信给家人,言混不好绝不归乡。

生活必须维系,我曾到饭店做洗碗工,拿着300 元的微薄工资,一干就是半年,后又去服装厂做活,干了两年,生活才渐渐地安定,才让我有了时间去学习艺术。”很难想象一个女孩离别家乡,主动将自己逼上绝地,是需要多大的勇气。这是对穷困生活的抗争、美好生活的向往,亦或是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无论哪般,都令人钦佩。

北京是一座文化名城,书画方面有琉璃厂等艺术气息浓郁的地方。尹子菁生活渐渐安定后,白天常去琉璃厂看书、看字画、看画展,若碰上长者也便会请教一番,夜里则灯下苦练书法,书法渐有长进。为了更进一步,她还常常临摹古人作品,尤其喜欢临摹颜真卿的作品。夜晚来临时,荧光灯下她仔细地临摹着古人作品,如果一个字临不好,她晚上都睡不安稳。她为了追求完美,一个笔画都能临写千百遍。这些在她看来,艺术需要精益求精,不能做假。

画圆圈锤炼笔法

尹子菁的书法水平获得长足进步,离不开自我的努力和师长的教导。在她练习书法的那段时间里,幸得机缘结识了韦怀俭和周正山两位恩师,使其在正确的艺术之路上越走越宽。

她在随恩师学习的时间里,也总结、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练笔方法——画圆圈。她认为人生在世几十载,想学好书法并不容易,尤其是刚刚入门的时候,更是非常艰难,为此,她研习许久,认为画圆圈能提高自己运用毛笔的技巧水平。“我来北京前几年写字总是很飘,就像在风中飘荡的叶子,毫无根基,便试着用毛笔画圆圈,运笔提按轻重兼并,节奏匀称,手就慢慢地悬了起来。然后将这种力道从心内到身外,由胳膊手腕发力到笔尖,最终体现在毛笔字的点、画线条之中。久而久之,我写的字如老树一样,有了根基。”她觉得此法可行,就将这种方法运用到教导学生中来,刚开始学生大多不理解,学生们苦练数月之后,书法上的明显进步使他们对尹子菁充满了敬佩。

尹子菁独创的练笔方法,使书法作品犹如雕刻一般根基十足,她的小楷长卷《金刚经》作品就很好地显示出笔法的劲道和老辣。与她交谈过程中,有幸看到这幅长卷,她打开案旁的紫檀木箱,带上白皮手套,摊开这长约15 米的书法作品,字体俊朗有型,整齐如一,使人赏心悦目。她对这幅作品也很是满意,笑着对我说:“创作这幅作品时,我关上手机,不问外事,力求字体笔画发力均匀,不敢有一撇一捺的错误,耗时近一个月才得以完成。这和我经常坚持画圆圈的写字方法分不开的。”

人不疯魔难成佛,执着是可怕的,更是艺术前进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尹子菁坚持以画圆圈锤炼笔法,最终获得成功。曾有人这样评论她的作品:“篆、隶、楷、行、草五体俱全,结体朗净,义韵高古,笔力雄隽,法度别具;她的牡丹,笔意酣畅,汪洋恣睢,虽挥洒纸上,却富贵淋漓,流光溢彩,满堂红颜;她的篆刻,刀走曲直,龙蛇留痕,勒石镌朱,泥纸点睛;更兼金泥写经、花笺供佛,作品更具慈祥与奉献意义。”

尹子菁在绘画作品创作亦收获颇丰,如她不久前创作的一幅荷花题材的作品,画面生动形象,充满灵性,刚创作完毕就被国家单位请走,参加十一国庆画展了。

一颗赤心永流淌

“乡音难改,乡情缠绵,时时刻刻萦绕心底。”尹子菁从滇东北深山中走来,从未曾忘家乡草木,以至她的作品中多含浓郁的云南情结。

滇东北大山是尹子菁的启蒙老师,山里的父老乡亲是支持她纵意艺术世界的源流。她功成名就之后,曾多次创作关于云南的艺术作品,如《云南颂》等。她为了回报家乡,还在家乡建立敬老院,供养那些鳏寡孤独的老人。交谈之间,她多次提到家乡,情绪很是激动,“那里有可爱的亲人,有美丽的风景,但却碍于贫困。这几年我常常前往家乡,并建立了敬老院,希望能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除此之外,她还将自己的60 余幅作品拍卖,所得全部款项都捐赠给了家乡。对此,她显得很是平淡“我北漂多年,仅觉得现在自己在外面闯得好些了,现在有了能力就应该为家乡做一些事,因为我的家乡实在太贫困了,我希望它好起来。”

据悉,她还通过自己的创作为家乡做了许多的善事,如为家乡的森林公园题写碑文《宣威双塔记》供人们游玩欣赏,为学校、医院、公园、广场、单位、酒店无偿题词等。值得一提的是,她曾为宣威市美奂山公园提下“美奂公园”四个大字,被公园珍藏,刻于山石之上,成了公园里一处特别的人文景观。

未觉时光流转,却已叨扰许久,与尹子菁的对话暂时告一段落,但带给我的感动却是持续不断的,念起她炽热的赤子之心,唯有一句诗词相送:“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好妈妈 好榜样:成为育儿百科专家

作者:慧心

当你把一个新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来时,你就承担了一份做母亲的责任,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并不是每个女人天生…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