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谢云:老骥伏枥写春秋

时间:2016-01-18 10:19来源:《北京旅游》杂志供稿 作者:光君 点击:
谢云到了广西后,认识了李骆公(中国著名书画篆刻艺术家),有着同样爱好的两个人一见如故,平日里两人一起写字,一起饮酒,日子过得十分惬意。谢云也从此时起受到李骆公的影响,开始关注草篆。“我刚刚接触草篆时,曾为其所具有的古拙之气深深地震撼,进而发

谢云,中国著名书法家,书法界元老。采访他之前,心里百味陈杂,有敬慕,有激动,有敬畏,而当我敲开房门,已是耄耋之年的他,笑语招呼我就坐,沏上专门从浙江温州带来的绿茶。在淡淡的茶香中,那前一秒还令人高山仰止的他,瞬间变身为和蔼可亲的长者和我唠起了家常,淡泊的眼神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令人禁不住走进他的书法世界,聆听属于他的书法人生。

笔炼人生路

笑口常开、胸怀宽广,健康长寿的秘诀。谢云就是这样。他虽已是耄耋之年,却始终保持者良好的心态,有自我式的调侃,有苦中作乐的态度,有豁达的胸襟。“我的书法即是我的人生,我的精气神都来自我的书法。”

寻常人家的孩子6 岁时,正是贪玩的时候,谢云却在父亲的督促下开始学习书法,从那年开始,书法陪伴他走过了80 多个春秋。他对少时那段岁月有着深刻的记忆,向我说道:“我父亲原是私塾先生,在我6 岁那年,便开始教我习字,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临摹柳公权、颜真卿的作品。父亲要求十分严格,不仅规定我一天写满几页纸的量,还要求我牢记‘身正、心正、笔正’的书法至理。

前者我都能坚持完成,后者却是囫囵吞枣,直到随着人生阅历的不断增加,才渐渐地明白了父亲的苦心和书法的精神。”

谢云坚持练字一年,在乡里已是小有名气,逢年过节都会有人请他写春联,这让他有了很大的成就感,对他未来的书法之路给予了极大的鼓励。

谢云父亲在教他习字的同时,还教他读文,像《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古典文化作品,都背诵地滚瓜烂熟。提起此事,谢云很感谢天下间的父亲们,“如果没有父亲的严厉,或许就不会有今天的我,同样其他一些人家的孩子,也或曾有这样的父亲,他们以严厉的态度,教育子女,子女少时也许不能理解父亲,也不能明白读书习字的好处,但长大后肯定会明了一切。”

谢云在父亲严厉的教育下,努力学习书法十多年,笔墨从未曾离身,但却未能在当时的时代中发出属于自己的最强音,直到他来到了广西。

1957 年,26 岁的谢云被错划为“右派”,从北京来到广西,进入社会的最底层,未料想却让他有了更充足的时间去学习书法。“那时候我写书法,成了当时压抑的社会环境中最好的发泄方式,同时我还拼命的读书、写诗。”这一切为他以后一举成名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笑口常开、胸怀宽广,健康长寿的秘诀。

谢云就是这样。他虽已是耄耋之年,却始终保持者良好的心态,有自我式的调侃,有苦中作乐的态度,有豁达的胸襟。“我的书法即是我的人生,我的精气神都来自我的书法艺术。”谢云的书法,不断影响着他的生活态度,他的人生也在书法不断的被锤炼,锤炼成关汉卿式的“铜豌豆”。

半世草篆情缘

“我刚刚接触草篆时,曾为其所具有的古拙之气深深地震撼,进而发展到喜欢的地步,学习篆书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谢云书法代表字体为草篆。在采访过程中,谢云向我介绍了裱在客厅墙上的一些草篆体作品,个性的笔法和他学习这类作品的故事一样令人难以忘怀。

谢云到了广西后,认识了李骆公(中国著名书画篆刻艺术家),有着同样爱好的两个人一见如故,平日里两人一起写字,一起饮酒,日子过得十分惬意。谢云也从此时起受到李骆公的影响,开始关注草篆。“我刚刚接触草篆时,曾为其所具有的古拙之气深深地震撼,进而发展到喜欢的地步,学习篆书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了,而且还有我的良师益友骆公在旁与我一同沟通探讨,这使我的草篆有了很大的进步。”谢云说。

随着谢云在草篆字体上的不断钻研,他渐渐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远远望去,其字古拙绮丽,虚实相结,气脉畅通,近处细看转和相错,散而不乱,独特的个性使人一眼难忘。许多知名书法大家看到他的草篆体后,都不禁啧啧称绝。美术教育家刘海粟曾盛赞其字“奇而不奇,不奇而奇,放逸可观”。日本汉学家秋山文道先生曾评价其作品“三千年里鬼神功”。

对于谢云写草篆体的体会,再没有他本人的话更为深刻“清道人强调学楷于隶,由篆求草,是极高明的理论。其弟子吕凤子在创作实践上有好的成果。我写草篆,以草求势,吸取篆书的中锋圆转,化庄严为流妍(写甲骨文亦是),连同篆味、楷情、行意都力求混合一体,草为骨骼肌肤,篆为脏腑,隶为顾盼,篆书熔铸于草体内,无所不在,又不见具体痕迹,构成篆书新体态,新生命,达到我的理想。但非令创字体,那样太不在量力。”他的话谦虚中肯,尽显一代大师风范。

独特的书法理念

动情处,字体豪迈奔放,默思时,字体古拙健壮,百家之长化为他的如来一笔,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给人以美的享受。

将画意带入到书法中,这是谢云正在尝试做的实验。走进谢云的书房,四壁装裱的皆为书法作品,书案上文房四宝俱全,满屋的书香气息令人沉醉。就在这间书房我亲眼看到谢云提写了李叔同《送别》一诗。从“长”

字开始,那种独属于他的古拙气息便扑面而来,真有种笔落惊风雨的感觉,尤其当他写到“天外天”三个大字时,我好像看到天空中的闪电透过乌压压的云层,向我的灵魂深处劈将过来,个中震撼,使我瞬间呆滞,第一次发现艺术竟能带给人如此的力量。后来,当我和谢云谈起此事,他笑着对我说这正是他将画意带入书法的一种效果体验,这种实验的出发点为“先文而后墨”的独特书法理念。

在谢云看来,先有了文章,才有了书法,先读书才能动笔写字。读书到一定程度,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有了深刻的感受、体悟,理解,有了深厚的感情,然后便能自然而然地找到这种感受、体悟、理解、感受的最好渠道——书法。

在书法界中,也有着“先字后文”的书法理念。谈及此处,谢云对此也未加反驳,他认为先字后文是技法优先,属于行而下哲学理念,先文而后墨是精气神优先,属于形而上的哲学理念。两者虽有不同,却都是书法大道。

谢云“先文而后墨”的书法理念,是他诗人本质的体现。青年时期他曾写过很多诗篇,在当时诗坛颇有建树,像“一只小鸟,停在我的窗前,衔一片叶草,落于我的砚池。”

等诗句,清新隽永,留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堪称诗中力作。他就这样凭借着丰富的文化素养和先辈的优秀诗作为前提,用心、用一生的阅历去书写壮丽的篇章,动情处,字体豪迈奔放,默思时,字体古拙健壮,百家之长化为他的如来一笔,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给人以美的享受。

和谢云的谈话接近尾声,他翻开一本书法册子,指着其中的一幅字和我说:“这是我早年送给国际明星马拉多纳的书法作品,他看到后很喜欢,我也对这幅作品很是满意,我希望用我的余生多写点东西,为我国的书法做出最后的贡献,也希望能像习主席夫人彭丽媛教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写的‘厚德载物’一样,教授外国人学习书法,使国外更多的人领略到书法的魅力。”他说道此处时,我的内心是充满着感动的,他德艺双馨的高尚品格令人敬仰,他不服老的精神,更让我想起曹操《短歌行》里的经典词语“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做最好的自己--胡适论青春与理想

作者:胡适

本书选取了胡适著作中关于青春、人生与理想的篇章,其中包括胡适对年轻人在思想修养、能力提升、个性培养等方面的建议…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