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家亮是近年来活跃在网络书画论坛上的画家,他十多篇书画论文被许多刊物转载,震动了画坛;他用最朴实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理清了长期困扰画坛模糊不清的概念,读了让人有耳目一新,方然顿悟的感觉,对当代中国画的发展非常有指导意义】 画家邹家亮 书画名作到底是给行内人看的,还是更需要让行外人也能得到美的享受?,或者说名作是应该能感受其美的人越少越好,还是越多越好呢?。在书画界几乎普遍认为好的书画作品只有专家才能感觉的到它的艺术魅力,才能决定它的价值,不需要顾及广大受众的看法。以此观点占据了整个画坛上层,就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在全国大展上,一些获奖的作品,或者近代和现代推出的一些名家大师的作品,别说圈外人感觉不到它的价值所在,就连我这个圈内人也很难感觉到,它到底有哪些地方有美的存在。我承认审美有个性的不同,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性格,专家与受众,审美都有差异,你喜欢的东西我不一定会喜欢,这就是所谓的众口难调,一幅好的艺术作品确实需要专家来鉴定,但如果鉴定出来的好作品只有专家讲好,和专家以外的人就豪无关系了,那这样的专家鉴定是否有问题值得思考呢?,难到天底下心理健康的广大受众与专家们一点“共性”的审美心理都没有吗?实际上人对艺术的审美心理,其根本是来源于生活。大家都喜欢看健康,年轻,有灵气的美女,不喜欢看干巴,颓废,掉了牙的老太婆;喜欢空气清新,绿色如茵的生态环境,不喜欢空气污浊,垃圾成堆,苍蝇乱飞的臭恶环境。中国人爬黄山,外国人也来爬黄山;农民爬黄山,国画大师刘海粟还要十上黄山,不少大师级的艺术家觉得林青霞很漂亮,我也会觉得林青霞很漂亮,这说明审美既有“个性”存在,更有审美“共性”的存在。一个高明的作品,它应该象中国的四大名著,唐诗宋词一样,专家可以研究其深刻的艺术性,广大读者也觉得它可读性很强。而现在书画界的名作常常是少数专家叫好,一群半专家跟着叫,不需要广大读者的存在。如果所有的姐妹艺术都和书画界一样,那就会造成这样一种怪事情:“诗歌是写给诗人看的,小说是写给作家看的,电影是拍给导演看的,音乐是作给音乐家听的。和广大受众没有关系”,那世人还要艺术家干什么呢?。所以我们在顾及专家的审美个性的时候,可别忘了广大受众的共性,而“共性”往往是经过历史检验的,是人类共有的健康心理需求,是美的真谛,丢了这一”真谛”就丢掉了艺术的本质。 专家的个性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为“共性”服务的,有些个性会成为未来的共性。南方人喜欢吃米饭,北方人喜欢吃面食,但南方人适应一段时间也会喜欢上面食,面食就会成了全国人共同喜欢的食粮。但不是什么都会让人适应过来的,泥土就无法让人去适应它成为一种食粮,因为它不具备食粮的基本条件,而在书画界把泥土当粮食要人们去适应的现象很严重,常听到的一句话是:“现在你们觉得很难看,以后就会被承认了”。我不否认南方人也会喜欢上面食的道理,但有许多作品过去不承认,现在承认了,这一承认往往只是在少数专家中承认,他们再用媒体炒作,也有一些人跟着麻木起哄,生怕自己跟不上专家的水平。而广大心理健康的受众仍然没有觉得它给自己到底带来什么意义,大家只好怪自己不懂画,因为这些作品只是艺术中的泥土。许多自称是人民艺术家的画家,越来越远离人民,他们只有一个心思,就是如何去迎合最具权威的专家,让他们来肯定自己,捞到更多的人民币。造成专家和受众脱离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极少数艺术家心理是变态的,变态心理创作出的艺术作品当然不能适应广大心理健康受众的精神需要,而有些专家恰恰就把这些变态的作品看得无比高玄,因为大家都看不懂就会显得他的水平也无比高玄。这样下去“书画展”往往是开幕那天专家、领导、记者簇拥一团,以后几天看的人就很少,因为它和广大受众没有关系。 邹家亮国画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