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冬天,天气寒冷,北风呼啸在这一万六千四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充斥着肃清的味道。 房门以外,是不同以往略显苍凉的街道,是落定尘埃漾起冷色调的枯木。不知是在如何的情境下,仿佛紧跟命运的安排,竟来到了清华园。寒风中的游人较少,偶遇荷塘月色,猛然间从大脑的记忆深处搜寻到他:诗意的《荷塘月色》和令人心碎的《背影》文章的作者朱自清,在这顷刻间,脑海中许多关乎他的陈年往事涌上心头,令人产生永久的思念。 冉冉升起的北大新星 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中国的最高学府。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爱国志士,如胡适、蔡元培、梅贻琦等。在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中,有一个人,他用个人的奋斗历程,完美地见证甚至改变了中国文学的创作方向,他的散文真正可以算得上是白话美文,普通老百姓也可以毫不费力地读懂他的作品。郁达夫尊他是“除冰心外文章最美的散文作家“,吴晗赞他是” 具备正义感的自由主义者“,伟大领袖毛泽东则敬他“铁骨铮铮,不辱民族气节”。 他就是朱自清。 1917 年,朱自清求学于北京大学,从此与北京结下不解之缘。追寻他的脚步,走进今日的北大,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同样弥漫了整个校园,行走于稀疏的小径,虽时而会感觉有冷风入骨的悲凉,却好在每隔几步,总能碰到一脸真诚的莘莘学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国最高学府的优良传统早已经过历史层层的积淀,坚定地传承在每个北大学子的骨骼血肉。何况这里处处都有先哲们遗留的足迹,当领略到他们奋斗的往事、人格的魅力,我想,即便身处如此寒冷的校园,亦能焕发一身的热血。 不知不觉,来到了北大校园里最具盛名的未名湖畔。遥想当年,老舍在这里为清贫的人生画上句号,更有许多名人曾于闲暇时分,立于湖边的凉亭上思考人生,计划未来。只是不知道1917 年的朱自清,当他求学于这座最高学府时,在遇到人生困惑时,是否也曾于某个黄昏,伴随夕阳洒落湖畔的点点余晖,任思绪在无边的愁绪中徜徉。 梦中的荷塘月色 不要以为自古唯女子才有着似水的柔情,文文弱弱自有一股书生气质的朱自清,当他写起散文时,笔尖亦有如水的温情。 在我眼中,热爱自然的朱自清是为水而生,不然人人为之倾倒的梅雨潭的女儿绿、月夜中的荷塘又是打哪里来的?然而最为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一亩水木清华,荷塘月色。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朱自清的笔下,是一个夏日夜晚的荷塘月色。而冬日白昼里的荷塘月色亭,在暖暖的光圈下更显漂亮。看那亭子上的匾额,字颇端丽,真真切切朱自清的字迹。 黑底金字,在绿梁红柱的衬托下,极为华美。 亭边,数棵参天大杨树,想当年,朱自清眼中的它们,大约还没那么高大。边上还有些不知名的树,现在大多挂了牌子。 荷塘月色位于清华园中的近春园,近春园原为皇家园子,是康熙时熙春园的西半部分,1927 年夏,朱自清任教清华,某天饭后因思绪纷乱光顾这片荷塘,当时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迫使邻近的辅属园近春园一并遭殃,此令朱自清深感痛惜,他在夜色里踱步荷塘,望着池边树、水中荷,文思泉涌,民族主义的气节也一并唤醒,回去之后奋笔疾书,成就了这篇《荷塘月色》。 站立亭中,池中早已不见荷花,泥土也因寒冷而变得坚挺。同为高等学府,随处可见的一树树枯黄枝干,更为校园平添一份深刻的寂静。也许是秉承了清华人数年来孜孜以求的优良作风,相较之下则少了一丝活泼多出几分严谨。偶尔迎面撞上三两作伴的学子,每个人都是一脸的凝重,表情严肃而认真。我想,能在今日的和平年代求学的青年是幸运的,先人以他们的鲜血和智慧铸就清华此刻的荣光,为的是他们能以更多的付出赢得更加辉煌的未来。 故居古月堂 自1925 年8 月,朱自清开始于清华任教。在此任教期间,曾于古月堂住过。这里应是朱自清一生中住过的最豪华的宅子。 也就是在这里,他写下了感动了无数读者的美文——《背影》。 1927 年初,朱自清将妻儿接到清华园,后为了躲避微妙的政治时局转身躲进书斋,抛却众生相,将生命完完全全投入到文化传承之中。 进入清华园,古月堂的垂花门至今完好,院内的松树迎着寒风的呼啸,越发变得坚挺,掩映得院子更添了几分神勇,日光从精美的绿窗细格中透出,窗玻璃看着像嵌玉一般温润。而古月堂中最值得一去的正是朱自清厅,厅内雕刻着的朱自清像,正端然笔直、殷切地等待着世人追寻自由与爱的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