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壶里乾坤:京派鼻烟壶内画寻踪

时间:2015-10-22 10:43来源:《北京旅游》杂志供稿 作者:六月 点击:
鼻烟一传入中国,便受到各阶层的欢迎。尤其是清朝时起,皇帝常以鼻烟赏赐有功的王公大臣,社会上吸食鼻烟之风日渐兴起,鼻烟便成为一种便于吸食和携带的贵族高级消费品。为了便于携带和吸食方便,人们开始用一种中国古时传统装药的小瓷瓶盛装鼻烟,这就是最早

“水晶壶,晶莹透澈,本来没什么美观。后来,有人能在壶内画成画篇,叫做‘内画壶’,才抬举起这种壶来。最有名的便是马少宣”。

——金受申《立言画刊》之《北京通》专栏

“中国人无人不佩戴鼻烟壶。鼻烟壶多为圆形,不足两英寸高,瓶盖与烟勺相连,烟勺类似于辛辣胡椒所用小勺。鼻烟用小勺舀到左手大拇指关节上,然后抬手抹到鼻子上。这些鼻烟壶或者是瓷质的,或者是由有浮雕效果的各色玻璃制成的;或者是内侧写字或者绘画,其方法不易瞽测”。

——约翰·弗朗西斯·戴维斯《中国:帝国及其居民概述》

鼻烟壶内画的精妙之处引人称奇:艺术家们以玻璃、水晶料为壶坯,用特制的变形细笔,在口小如豆的瓶内反手内绘精妙入微的画面。作画时,气收于丹田之中,力发于手腕之上,精细之处非目力所及……

鼻烟引发工艺革命

明万历九年(1 5 8 1 年),传教士利玛窦远涉重洋来到大明,他不仅带来了西方的科学和宗教,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新鲜的元素,鼻烟便是其中之一。鼻烟是用最上等烟叶为主要原料,将烟叶研磨极细后掺入麝香、冰片、薄荷等名贵药材,并密封入蜡丸之中,陈化数年或数十年后而成。清代赵之谦《勇庐闲话》记载:“鼻烟来自大西洋意大里亚国。万历九年,利玛窦汛海入广东,旋至京师。献方物,始通中国。国人多服鼻烟,短衣数重,裹为小囊藏鼻烟。”

鼻烟一传入中国,便受到各阶层的欢迎。尤其是清朝时起,皇帝常以鼻烟赏赐有功的王公大臣,社会上吸食鼻烟之风日渐兴起,鼻烟便成为一种便于吸食和携带的贵族高级消费品。为了便于携带和吸食方便,人们开始用一种中国古时传统装药的小瓷瓶盛装鼻烟,这就是最早的鼻烟壶。后来,随着工艺的进步和达官贵人的追求,市面上逐渐出现了各种质料如金、银、铜、瓷、玉、骨、牙、景泰蓝、雕漆、料器等制作的鼻烟壶。其制作工艺几乎囊括了传统工艺中的写、画、雕、刻、镂、錾、烧、焊、凿、磨、镶、嵌、铸、错、粘、漆及模压技术。清代沈豫《秋阴杂记》中记载:“……壶则水晶、羊脂、玛瑙、翡翠、茄、瓢、瓷、石等质,而盖则珊瑚、珍珠、猫眼,无不镂其错彩。最行者,烧料套红以藕粉地为上,久贮不干者名老皮,价甚郑重。”

鼻烟壶成为清代工艺美术的缩影,被后世称为“集中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享誉世界。

二百年内画记忆

相传,清代乾隆末年,北京有一位落魄文人,居住在一所破庙里,生活十分拮据。

然而,他又吸鼻烟成瘾,实在忍耐不住,便找出过去使用过的玻璃鼻烟壶。用烟匙掏挖粘在烟壶内壁上的鼻烟,久之,便在烟壶内壁上留下了道道纹理。此举使庙里的和尚受到启发,便于诵经打坐之余,用一根弯勾竹签蘸上彩色染料,伸入透明的素玻璃鼻烟壶内,于内壁上绘画,从而发明了内画鼻烟壶。但这一传闻并没有确切的佐证。现存世界最早的内画鼻烟壶作品是甘桓文18 1 6 年(清嘉庆丙子年)制作的,于是,很多人便都将甘桓文当作内画鼻烟壶的鼻祖。

在那时,鼻烟壶已经和政治、经济、文化、民俗产生了诸多密切的联系,它的作用,已经远远超越了盛装鼻烟,成为身价、地位、仪表、礼节的代表。在这种人为需求的推动下,内画技艺一经出现,便引起了达官贵人们的大肆追捧。

最初的内画鼻烟壶是内壁没有磨砂的透明玻璃壶,因为内壁光滑,不易附着墨和颜色,只能画一些简单的画面和图案,比如:蝈蝈白菜、龙、凤和简笔的山水、人物等。后来,艺人们经过长期的探讨,用铁砂和金刚砂加水在鼻烟壶的内面来回摇磨,就使壶的内壁成了乳白色的磨砂玻璃,细腻而不光滑,容易附着墨色,绘图上去的效果就如同宣纸般。因此,内画鼻烟壶便开始出现一些比较精细的作品,后来逐渐发展为诗、书、画并存的艺术精品。

1 8 9 0 年后,内画鼻烟壶发展到了一个顶峰,并持续五十年之久,在这一时期,皇城根下的北京城涌现出了周乐元、丁二仲、马少宣、叶仲三、桂香谷、闫玉田、孙星五、毕荣九、薛京万、张文堂等一批技艺高超的内画名家,其中周乐元、丁二仲、马少宣、叶仲三并称为“四大内画名家”。这些民间艺人就构成了最初的“京派内画”,也基本可以说是几大内画流派的共同起源。

辛亥革命时期,毕荣九在山东博山收徒授艺,创立了最初的“鲁派”,以王凤诰、毕龙九、薛京万等为代表,画法粗犷豪放,人物形象鲜明、气势恢宏。

“粤派”内画又称“桃江内画”,是2 0世纪7 0 年代由广东吴松龄老先生创建。

其特色是轻盈秀逸,以西洋风景、人物为主;壶身饰以描金图案,金碧辉煌,风格独特。现代“冀派内画”的创始人王习三曾于19 5 8 年随叶晓峰、叶奉祺二位艺人在北京学艺,后回老家河北从事内画创作,其流派主要特点是布局巧妙,线描设色浑雅丰富。

现代“京派内画”可以说是叶仲三的嫡系传承,由叶家子侄、徒弟延续下来,到1970年以后,以刘守本为主要代表人物,之后,他的徒弟高东升等人日益崛起。这些京派内画大师一般都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内画作品具有很强的“ 文人味”,内涵深远,意境无穷,笔力严谨,画风苍劲有力。

艺无止境的水晶王国

尽管上面的传承图谱可能会让你觉得内画仍在蓬勃的发展中,但事实上,这个传承图谱中的很多人已经年事渐高不再从业,也有一些人已经转投他业。这不是没有原因的。京派内画壶选料、造型讲究,成本较高,从业者独立运营,忙于创作,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收入难以保证,于是,越来越多的手艺人选择了离开。但留下的人仍在坚守,仍坚持着京派内画特有的作风。

目前,京派内画的第四代传人高东升仍然保持着积极的创作热情,频出作品,他所创作的每件作品根据图案的难易程度不等,创作时间由几天到十几天、几十天不等。他所出的作品有的是自由创作,有的是应各种需求而创作的、赠送给各地友人的,所有的作品无一不精美,无一不繁复。

他与老师刘守本共同绘制的撒切尔夫人像、赠送给丹麦女王玛格丽特的绘像、赠送给萨马兰奇先生的绘像等优秀作品已经走向了世界。

但就是站在内画业尖端的他,对于内画行业将来会走向哪里也是一片迷茫:“我目前并没有自己的门店,而且现在还从事创作的人之间也没有一个联盟一样的存在,都是在单打独斗。我知道,像内画之类的这些传统工艺要想有更好的发展,必须要想办法同现代社会相结合,从而满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购买或欣赏需求。但这其实是有天然矛盾的,目前还在从事这些老工艺的人,年龄都偏大了,思想和现在的主流消费人群很难搭得上,旧的好东西如何更好地和新时代、新人群衔接起来,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再有,现在低端的旅游市场上有一些内画壶商品,这些商品画作质量不高,也使得一些消费者对于京派内画有了错误的认知,但真正的京派内画并不是这些低端的商品能代表的。这也是一个矛盾,如何更好地推广精品的京派内画要引起大家的思考。”

谈到持续的发展,目前硕果仅存的第三代传人刘守本言谈中也不乏感慨:“可以说,京派内画当前还属于维持着的状态,过去最多的时候从事这一行的发展到三十多个人,目前真正以内画为业的、有着一定绘画水平的人还不到十个。尽管如此,京派仍然保持着自己传统的作风,不媚俗,不跟风,但有一点,我必须要强调的是,传承太困难了,后继之人太少,这是实际存在着的问题。”

尽管存在着这些问题,但是我们有着不懈努力的工艺大师,有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保护和扶持,鼻烟壶内画这一京城文化的艺术奇葩仍将发扬光大。

TIPS:京派内画大师印迹

1 . 刘守本

刘守本先生内画特点以传统人物画为主,兼画动物、山水、肖像等题材,在京城文化的熏陶下,作品呈现出浓郁的京味。近年来,他创作了许多反映皇室生活的作品,如《乾隆花园》《乾隆皇帝赏壶图》《百寿图》《浴马图》《乾隆皇帝戎装像》等。在表现老北京风情上他也是运用自如。其中表现旧时旗人和京城平民生活情趣的作品有《笼中趣》《品茶图》《渔翁八式图》《灯前教子》

《踏雪寻梅》等,京味十足,意趣悠然。

2.高东升

高东升,19 6 4 年生,19 8 3 年拜刘守本为师,二十多年间勤奋钻研,刻苦学习,从不言弃,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其作品题材广泛、技法娴熟、色彩古朴典雅、尤善内画肖像。其肖像内画更是融合了中西绘画的技法。他绘制的飞禽走兽,花草鱼虫色彩明丽,线条生动;山水风景气势磅礴;人物仕女秀美雅致;帝王将相形神兼备。他的作品不但注重东方的笔墨情趣,更讲究西方绘画的素描及光色变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幸福从心开始:成就幸福人生的心灵法则

作者:黎明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人们都渴望能获得幸福。但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获得幸福?为什么在短暂的人生中自己就是抓不住幸…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北京斜街大汇总

    西斜街:东南起西单北大街,西北至丰盛胡同。自东南向西北倾斜,故称斜街。与东斜街相...

  • 北京紫檀 时光的礼物

    大多数人在想到一件工艺品的珍贵程度时,都会不自觉地以金钱来衡量。然而,北京紫檀却...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