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料器 神奇的“火中雕塑”

时间:2015-04-21 17:34来源:《北京旅游》杂志供稿 作者:文/夏芝 点击:
邢兰香是北京料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中国目前唯一获得大师称号的料器艺术家。来到邢老师的工作室时,她正在制作一件料器,让我有幸欣赏到了这件即将制作完成的料器。那是一只小仙鹤,但又不是中国传统的仙鹤造型,邢老师乐呵呵地向我介绍她的新

在颤动的火焰中,料棍逐渐熔化变软,经过艺人的压、抻、剪以及细节塑造后,便成就一件莹润剔透、栩栩如生的精美工艺品,这就是神奇的“火中雕塑”——北京的特色工艺料器。现在,很多北京的年轻人也说不出料器是什么,但上了年纪的北京人大概都会记得这项曾给他们生活带来乐趣与审美的工艺项目。将历史倒退到三十年前的北京,那时老太太棉帽上仿翡翠的帽花,小媳妇儿戒指上仿翡翠的戒面及仿玛瑙的手镯等都能找到料器的影子。谁也不曾想到,曾经遍布北京人生活中的、毫不稀奇的料器在三十年后的今天居然几乎被这座城市遗忘,还好,料器大师邢兰香将这项工艺保存到了今天。

邢兰香是北京料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中国目前唯一获得大师称号的料器艺术家。来到邢老师的工作室时,她正在制作一件料器,让我有幸欣赏到了这件即将制作完成的料器。那是一只小仙鹤,但又不是中国传统的仙鹤造型,邢老师乐呵呵地向我介绍她的新作品,并得意地说着自己的创意。

和善热情的邢老师不同于我所采访过的大多数艺人或艺术家,她没有那种因为杰出的艺术成就所形成的艺术家气息,也没有那种高高在上或世外仙人的艺术气势,她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个体面的老太太而已。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都受过系统的美术教育,或少年深受家学熏陶……不管出自何种体系,他们总在青少年时代与美术有着或深或浅的缘分,这是他们艺术之路的基础。然而,邢老师艺术之路的基础为零。邢兰香大师家族没有人从事艺术工作,她本人少年时期也从未接受过美术教育,用邢老师的话说她就是一个普通人,因为工作分配到了北京料器场,所以她就一生都在从事这项工作。

在今天,人们很难想象一个人五十多年都从事一项工作,从没有变换过。关于为什么一生都在从事料器行业,邢老师的回答充满了“童趣”,她说好玩。原本料器和邢老师的人生没有任何关系,但命运将他们牵绊一生。那个年代工作是国家分配的,邢老师被分到了北京料器厂。邢老师回忆说那个年代被分配到料器厂并不是什么好事,最初进厂时她也害怕。她看到师傅们拿着料器棒在油灯上烧,脸上又是油又是汗,衣服自然也挺脏的,对于爱干净的女孩来说这不是个干净工作。而且,料器厂那个时候工资只有15 块,大多数人一看这样的情况就都走了。但是,当邢兰香看到老师傅就凭着一把镊子,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一会儿做出一小狗,一会儿做出一小鹿,一会儿又做出一对小鸳鸯时,就忘记了工作的艰辛与低收入。邢老师从小就爱上手工课,非常喜欢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儿,她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好玩的工作。

一次性的艺术北京料器是在我国传统的琉璃工艺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特种工艺品。从外形上看,料器与玻璃、琉璃十分相似,实际上它们都是硅酸盐产品,区别只在辅料的配比上。

邢老师说与玻璃相比,料器熔点更低,便于艺人在灯上对其进行二次加工,而且颜色多彩鲜艳。和琉璃比较,料器没有底胎,是艺人在火中一次加工完成的即兴之作。

由于料器制作需要在高温熔化状态下完成,六七分钟就需塑造出形态生动的作品,因此整个过程必须一气呵成。邢老师说制作料器必须会用肉眼看温度,用温差来塑形,这完全靠经验的积累。同时,制作料器的精髓乃在于构想设计。制作前,需有成熟的构图在脑中,有时甚至还得根据烧制情况进行即兴创作。做活儿时,艺人们用各色料棍在灯火上烧烤,待软化后迅速捏塑,使用简单的小工具如镊子、剪子进行拉、粘、铰、拽等技巧,塑造出形态各异的作品。

当提出请邢老师推荐一些自己最得意的料器作品时,邢老师并没有列举她那些获奖的作品,而是讲述了一件作品的有趣故事。1982 年,邢老师为一位港商制作一只雄鹰的料器。因为这件作品太大,邢老师就把底下的石头墩和上边的鹰分成了两部分做。结果做底座的时候裹进去了空气,一烧破成了一洞,按以往的规矩这就是一件废品。但是,眼看作品就要完工了,这么大一块料浪费了很可惜,邢老师灵机一动就做了一条蛇放在里边,鹰的脑袋低垂下来正好盯着那条蛇。虽然不是客户定制的雄鹰,但这件“鹰斗蛇”效果反而更好,客户更喜欢。

香港客商满意地收货后又要求订20 个同样的作品,邢老师说到这里自己都笑了。她说自己当时就傻眼了,那个破洞是自己的“失误”,但客户要求也没办法,只好硬是拿镊子给石头座捅了二十个洞。但是,后来的这些作品没法和第一个相比,因为第一个是天然破的洞,说着邢老师爽朗地笑了起来。

或许是因为从接触料器工艺开始就没有受过专业系统的训练,邢兰香对料器的理解反而没有了束缚,她在料器创作方面也得到了突破。传统的料器是不做人物的,邢兰香开创了料器人物的先河。在邢老师的工作室中陈列着猴王、仕女、日本舞姬等等人物造型,都很精致漂亮。邢老师现在制作料器既不为得奖创作,也不为经济收入创作,制作料器五十年后,她又回到了自己第一次见到料器时的心态,好玩。

料器兴衰说起料器的现状,邢老师感到一些困惑。她说料器生产约始于元末明初,到了明、清两代算是鼎盛时期。据明代《帝王景物略》

记载:“向夕而张灯,灯则烧球,料丝则夹画、堆墨等。”由此可见,那时北京正月十五灯节上就有了烧制而成的料器固球灯,并已有经过彩绘的料丝灯。

建国后,在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支持下,1960 年北京料器厂成立了。在成立初期,汇集了北京当时著名的老艺人陈德海、胡瑞成、田文元等,而邢老师是田师傅在1962年收的唯一一个徒弟。料器厂的成立让料器行业的发展达到了历史的最顶点,那时的料器大都出口国外,并作为国礼赠送给许多国家。邢老师回忆说料器厂最辉煌的时候,订单都接不过来,工厂有800 人,外面还有三千多商户帮着加工。但是,辉煌是短暂的,随后料器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迷阶段。90 年代中后期,随着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大潮,料器完全裸露于市场中,之前的积弊集中爆发,很快走向没落。料器的衰落之快让邢老师到现在还想不明白。邢老师知道工厂规模化生产的玻璃工艺品的价格比手工生产的料器具有绝对的价格优势,但邢老师认为工厂生产的玻璃工艺品与料器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工艺品。她认为工厂生产的料器和传统工艺生产的料器市场并不冲突,很简单,只要将手工艺生产的料器与工厂生产的玻璃工艺品放在一起就会发现二者的价值完全不一样……但在这个一切讲求“快”

的时代,很少有人会在比较二者的区别后再进行选择。

如今,早期料器行的精品逐渐被人遗忘,料器工艺的处境岌岌可危,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进行拯救。然而,拯救料器工艺远远不是一笔经费或一些扶持政策那么简单。在2003 年,邢兰香放弃了在美国公司担任总设计师的优厚待遇,跟丈夫刘长河和两个儿子,一起担负起北京料器制作和传承的责任与使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作者:梅兰

本书就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叙述了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剧种,各个流派的代表剧作、人物,以及它…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北京斜街大汇总

    西斜街:东南起西单北大街,西北至丰盛胡同。自东南向西北倾斜,故称斜街。与东斜街相...

  • 北京紫檀 时光的礼物

    大多数人在想到一件工艺品的珍贵程度时,都会不自觉地以金钱来衡量。然而,北京紫檀却...

热点内容